文/林明德
一九五三年,「賜美樓」到台北「眾樂園」演出《萬劫樓》,巧遇「亦宛然」布袋戲團的李天祿,才有機會到延平北路「慈聖宮」演出謝神戲。一九五四年,江賜美與柯金富結婚。她最拿手的戲是《怪俠紅黑巾》,把劍俠戲發展為金光戲,劇情既魔幻又纒綿。一九五九年八月七日,台灣發生大水災,南投嚴重受創,他們賴以維生的戲籠被洪水沖走,全家生計陷入困境。父親只好帶著家人組成「賣藥團」,闖蕩江湖。
一九六七年,江賜美與丈夫帶著五個孩子遷居台北縣(今升格為新北市),並申請「真快樂掌中劇團」牌照。一九七六年,代表台北縣參加「六十五年度台灣區地方戲劇──掌中戲組比賽」,榮獲優等獎,從此戲路不斷,所到之處,觀眾皆為之陶醉。
一九九二年,江賜美六十歲,決定退休。
六個孩子,有四位繼承衣鉢,老大柯加財、老二柯加添擅長「三大戲」的主演,老四柯秋寬擅長場務,並擔任二手,老么柯秋芬也成立「快樂掌中劇團」。
一九九七年,「西田社」挖掘台灣布袋戲十五名女演師,敦請江賜美復出,點燃薪傳的火把,她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演出古冊戲《乾隆遊西湖》,魅力不減當年,從此許多文化場都可看到她的身影。
難得的是,她的孫子柯世宏、柯世華兩人繼承衣鉢,專心學藝,在傳統與現代對話,媒合跨界的會演,覓尋可能的路徑。曾孫柯秉呈,現為國中生,擎偶架勢十足。一門四代為布袋戲注入活力,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產。
江賜美歷年演出的劇目,分四類二十八齣,即:
一、古冊戲:如《南唐演義》、《甘羅出世》、《包公案》、《封神榜》等。
二、劍俠戲:如《萬劫樓》、《江湖八大俠》、《怪俠紅黑巾》、《半古佛》等。
三、折子戲:如《乾隆遊西湖》、《義犬救子》、《紙馬記》、《洛陽橋》等。
四、台灣民間故事系列:如《台灣民間故事‧跛脚孝子與蔡牽》、《楊本縣過台灣‧美人梳妝血》等。
二○一○年,台北縣文化局登錄「江賜美──布袋戲」為傳統藝術。二○一一年,《戲海女神龍──真快樂‧江賜美》出版。
二○二二年,文化部認定布袋戲江賜美為新科人間國寶。江賜美從事布袋戲演出七十年,歷經內台、賣藥團、外台、文化場等不同布袋戲發展階段,諳熟布袋戲藝術與文化底蘊,表現傑出、獨特,是位具代表性的女演師。筆者特別撰寫小詩,向八十九歲的江老師祝賀:
少年初登台掌藝驚豔江賜美
高齡加桂冠自強不息女神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