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觀光收入 恐從過度疲勞 變飢餓、醫療問題 新冠肆虐 泰大象產業陷危機

編譯/韋士塔 |2022.04.30
1682觀看次
字級
泰國的大象觀光產業受新冠疫情重創。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各產業均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或許有少數受惠,但多數產業都面臨負面衝擊,旅遊領域就是其中之一。以觀光產業為經濟命脈的泰國遭重創,也讓一項有爭議的產業受拖累:大象觀光。保育人士擔心,原本已面臨虐待的大象在產業沒落之際,將受到更不人道的待遇。

在泰國東海岸的一處動物園,名為吉姆的大象每天都會進行3場表演,牠會在戶外淋浴,然後走下台階,跳入一個巨大的藍色水池,遊客隔著一堵玻璃牆觀看吉姆的演出,欣賞牠在水中嬉戲。

然而,澳洲攝影師奧斯威爾(Adam Oswell)拍攝吉姆,並以〈房間裡的大象〉為主題發布照片後,引發關於泰國動物待遇的新文化戰爭;保育人士指出:「這些照片對這種形式的旅遊娛樂提出質疑。」

然而,園方堅決捍衛這種做法:「我們沒有違反牠們的意願,大象本來就與水密不可分,牠們喜歡在水中玩耍,也和飼育員培養出深厚的感情。我們飼育大象,給予適當的訓練,透過演出賺取酬勞以及餵養牠們的資金。」

非營利性動物權利組織「世界動物保護組織」(WAP)表示,大象觀光是泰國旅遊業的重要一環,泰國用於旅遊的大象數量,占亞洲旅遊業大象總數的4分之3。據調查,約3成遊客前往泰國時有意騎乘大象,遠超過大象的負荷。

WAP指控:「大象旅遊充滿異國情調,但背後是無情的毆打、精神崩潰以及終身剝奪的世界,在泰國,大象的待遇如同奴隸。」

新冠疫情讓泰國的觀光業瀕臨崩潰,但不代表大象因此獲得更多休息時間。動保人士表示,遊客減少意味收入降低,大象面臨的問題,可能從過度疲勞變成疾病以及醫療、食物、營養不足。

WAP的代表施密特(Jan Schmidt)博士是一名獸醫,他撰述該組織關於泰國的大象報告。施密特表示,旅遊業非常容易受經濟波動影響,把大象用於這個產業並不人道,令人難以接受。施密特表示,飼養大象的費用相當昂貴,但疫情封鎖措施讓泰國失去大量外匯,也讓許多動物園、大象營、保護區無以為繼。

32歲的薩克丹那隆格斯理(Teerapong Sakdanarongsri)在一個為旅遊團服務的大象營擔任馴象師。他指出,大象確實過度勞累,馴象師的薪水偏低。新冠疫情讓許多大象營的業主感到絕望,一名業者說:「我們正在經歷最黑暗的時刻,泰國的旅遊業正在倒閉,政府卻幾乎沒有提供幫助。」

清邁大學獸醫學院的西塔拉姆(Chatchote Thitaram)坦言,觀光業的大象的確可能過勞,但隨著動保意識提高,這種狀況會愈來愈少;西塔拉姆舉例,在1950年代前,大象被用於運輸、拖運,參與公路和鐵路的修築或伐木業的搬運,直到1989年才明令禁止;觀念與做法的改變,確實需要一段時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