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年三十二歲的陳泓瑞,目前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擔任實習醫師,他也是一名中度血友病患者;曾經走路二十分鐘就累癱、腳踝也經常腫痛出血,依然熱愛健身,並從中體悟到,運動能帶來肌肉強化及關節保護。熱血的他,立志要奉獻一己之力,目前正朝向醫師之路邁進。
陳泓瑞表示,他是屬於中度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十七歲有次運動後,引起關節出血,產生異常腫痛的症狀。那次右腳踝因為關節腔內出血,腫痛到不行,整條手臂內側也都是瘀青,而且無法藉著休息修復,因此開始接受施打凝血因子。
同時,陳泓瑞也養成健身習慣,至今超過十年,從中找到運動健身的方法,獲得增加肌肉、提高關節保護力,進而降低出血的祕訣。他說,一開始鍛鍊時會感到不舒服,但慢慢地發現自己的負重能力變強,「有肌肉的保護之後,關節就不容易有出血的情況」。
靠著積極治療與勤於健身,成為台灣首位血友病患醫師的陳泓瑞建議,血友病友在安排各類型不同強度的運動之前,應該先與醫師作討論,在體內凝血因子濃度維持適當濃度的情況下,做好暖身,藉著各類運動及活動,帶來保護關節的功效,同時減少運動可能引發的傷害。陳泓瑞說:「只要事先做好準備及防範,包括善用彈力帶,血友病友一樣可以享受盡情流汗的樂趣。」
即便終其一生,都要與此疾病為伍,陳泓瑞卻沒有因此消磨自身勇氣、信心,期盼在自助之外,也能投身醫護工作助人,進一步貢獻己力,服務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