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有資源回收的好習慣,每每分類及包裝妥當,便載回婆家,等回收商登門收購,所賣得的零錢為公婆加菜,如此行之有年。公婆兩人皆八十二歲,因不識字,所以常吃虧上當。
最近,婆婆一直叨念著,堆積如山的紙類,瓶瓶罐罐才賣一點錢,佔了整個大埕,有時又遭雨淋,顯得髒亂且發出惡臭,實在不值得。我常常安慰婆婆:「那些都是不要的東西,能賣幾十元也不錯。」
聽多了婆婆的抱怨,又逢住家附近開了一處資源回收站,就決定自己載去賣看看。過完年後,我整理了一些紙類和保特瓶、飲料瓶。只有一丁點,居然賣了一百多元,令我士氣大振,做環保做得更起勁。回收商將每一種品名、價格,標示在看板上,價錢很公開,而且隨原料波動,更改收購價,還會開立收據,將當天的品名,重量,金額記載詳細。
第一次踏進回收站,就改變了我舊有的錯誤觀念,以前總覺得工作站是很不堪的地方,但現在的回收站,既寬敞又乾淨,只要我們車子一停妥,他們就會迎上前來,逐一過秤,如該項物品眾多,就人車一起過磅,再空車返回磅秤,既簡單又方便。
看來,從今以後,我的觀念要改一改了。做資源回收一點也不可恥,反而令人很開心,何況垃圾沒了,錢進來了(光是年後至今,便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地球的負擔大為減輕,真是一舉數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