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不會發脾氣的老唐,昨天居然從屋內咆哮到屋外,好嚇人喔!」住在老唐隔壁的鄰長太太路過時,跟內子說起這件教人意外的事。
老唐是台灣人口中的「老芋仔」,退伍後到學校當工友,任勞任怨、笑口常開,甚得人緣;據說,他受託照顧一個本地友人的智障妹妹,委託人竟棄妹不顧,他又不忍心驅離,就娶做老婆,先後生了一女兩男,不幸因遺傳都有輕重不等的智能障礙。
老唐屆齡退休,依規定可由一個兒子接替,無奈大兒子未達法定年齡,加上校長屈服人情壓力,大兒子被安排到學校廚房當臨時工,一家開銷幾乎靠老唐多年來省吃儉用的一點積蓄。
老唐急著想抱孫子傳承香火,大兒子儘管智能接近常人,尚有工作能力,但缺陷終究無法隱瞞,根本沒姑娘敢嫁。結果託人從大陸老家娶回一個刻苦耐勞的媳婦,添了一對孫子女。
大概生活開銷增加用罄積蓄,原本在家帶小孩兼照顧公婆的媳婦,只好到工廠作女工,照顧殘障老婆、兒女和小孫兒女的擔子,又落回老唐身上,畢竟歲月不饒人,耐性、體力大不如昔,大概忙得喘不過氣,孫子又成天哭鬧要找媽媽,才會抓狂。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針對國民黨的「兩岸共同市場」政見,編出的順口溜:「查甫找嘸工、查某找無尪,囝仔送去黑龍江」,正在南部鄉間發酵,但像老唐的大陸小媳婦,在中南部鄉間可說屢見不鮮,到底她們是來台灣搶人家的好尪,或勇敢檢人家不要的破爛?
而且,以目前台灣年輕一輩不婚族、頂客族、宅男、宅女爆增看來,如果沒有外籍勞工,或如大陸、越南等合法外籍新娘,順口溜可能要改成「有工嘸人做,想某嘸地娶,老死家裡嘸人哭」,那才教人心酸。
李應命(雲縣斗南/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