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自主學習時段,清水高中開放圖書館、實驗室,依學生所提的自主學習計畫,提供學生所需的場域與資源。圖/清水高中提供
【本報台北訊】新課綱要求高中生必須自主學習至少十八節課,今年首屆新課綱大學考招更有高達近九成校系,指定學習歷程檔案中要參採多元學習成果。雖有部分學校遭指將該時段挪為他用,或是學生自主學習時在滑手機,考前則拿來溫書,像是被「放牛吃草」;但也有學校讓學生充分利用,如台中市清水高中與鄰近大學合作,讓學生在大學教授指導下,獨立完成各式研究或自主學習計畫;台北市成功高中也設計自主學習教材,由班導師引導學生完成計畫,並於學期末進行成果發表。
高中無法執行
可到大學學習
清水高中找來靜宜大學、弘光科大、亞洲大學擔任學生自主學習計畫的指導老師。清水高中教務主任翟家甫說,光指導老師就有八十位,分為國文、數學、心理學、法律、財經等各領域讓學生選擇,學生選完志願後,分領域安排面談,藉由師生溝通,讓學生知道自己想學什麼,隨後由學生撰寫自主學習計畫書,通過後開始執行。
翟家甫說,每周五是學校自主學習時段,學校在這時段不會安排教師研習,把場地全部空出來給學生使用,若有學生想做的東西無法在高中執行,也可以搭公車去鄰近大學自主學習。
台北市成功高中與國家教育研究院合作,把自主學習編成一套課程,並開發自主學習,讓班級導老師能運用手冊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計畫。
成功高中將自主學習安排在高一、高二,校長孫明峯觀察,許多學生一開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藉由自主學習教材,引導學生擬定企畫,也讓學生知道有哪些資源、方法可運用,而非完全放生。學期末也會安排成果發表,學生也能從中獲取成就感。
全國高中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桃園市內壢高中教師高孟琳分享,有學生自主學習想探討虛擬貨幣如何交易,進而開始搜集比特幣、區塊鏈等資訊,即便學生、教師都非財金專業出身,也能透過自主學習計畫掌握虛擬貨幣的內容。
若老師非專科
引薦專業師資
翟家甫也提到,自主學習建立在老師沒辦法教學生的狀態下,否則若要教師備課,也會讓教師排斥。他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生要來教老師,若指導老師非專科出身,則可協助引薦專業師資,師生一同解決問題。
高孟琳認為,「放牛吃草」應是少數學校,像他今年也有認教高三班級,多數高中都知道自主學習計畫對於申請大學相當重要,但自主學習面向、領域廣,多由學生鎖定主題,教師配合指導,對高中教師來說也是「教學相長」。
教育部說,學校應依課程計畫實施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若對學校實施方式有疑慮,可向學校或學校主管機關反映,若查證屬實,會立即糾正學校及限期改善,並持續追蹤學校改善情形,也會將該校列為重點輔導對象,並透過高中職優質化團隊提供諮詢輔導,確保學生學習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