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 大型圓筒狀,雙面鼓皮,在樂曲中擔任強拍或大聲音效的工作,在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中,就是以低音大鼓代表砲聲;威爾第的《安魂曲》中,大鼓的窒悶感,又令人頓起敬肅之情。
小鼓 小型圓筒狀,鼓身外張雙面鼓皮,上方的用來演奏是「打擊面」,下方的一面繫著一組金屬絃以振動鼓面產生一種的特殊的音質,稱為「響絃面」,這使得小鼓有清脆、有節奏的特色,以二槌急速交替擊鼓,可由寂靜開始,直達最有力的頂點。
鈴鼓 是一個直徑約二十公分,有一小牛皮鼓面的小鼓,邊緣嵌著數對薄銅片,當鈴鼓被搖或敲時,它們便叮噹作響。鈴鼓在管絃樂中使得合奏更燦爛,為音樂增添明快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