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我是如此地悲哀/一個古老的傳說/令我無法忘懷……」十九世紀德國詩人海涅,凝視著萊茵河中游的險灣,望著那曾經危及船伕的陡峭崖壁,在清冷的空氣中,在落日餘暉的照耀下,詩人迷離的眼光,投射出美麗女妖「羅蕾萊」。
絕色佳人在崖顛,以金色的梳子梳著金色的長髮。她的歌聲讓船伕狂野而痛苦!他管束不住自己,再險惡的暗礁也不能收攝他的心志,他要乘著歌聲的翅膀飛上天,想像在滿園盛放的芬芳裡,飽啜愛情的安寧與幸福。
「我相信/浪濤最終/吞噬了小舟及船伕/這是羅蕾萊/用她的歌聲造成的」。當愛情將人們推離了生命的正常軌道,人們反而愈信服於命運,也同時愈游移於現實和懷想之間。
海涅引述了一首早於他二十多年的敘事詩,對其中某些情節加以重新經營,「狂野的痛苦」(wildem Weh)這組意象參差矛盾的雙聲連綿辭,語音中增添了多少矇矓曖昧的詩意氣氛!
浪濤終究吞噬了小舟,愛情淹沒了戀人,而抒情詩的語彙,則征服了所有關心及品味語言精緻度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