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政務長(中書令)石顯,打算把姐姐嫁給甘延壽,甘延壽拒絕。等到甘延壽擊斬郅支單于,返回首都長安,宰相(匡衡)、最高監察長(應是李延壽),對假傳聖旨這件事,深惡痛絕,對甘延壽的功勳,不讚一詞。而陳湯又一向貪財,把在外國擄獲的金銀財寶,違法帶回中國。
京畿總衛戍司令(司隸校尉)通知沿途各地方政府,逮捕陳湯的部下,查辦審問。陳湯急上書給劉奭,說:「我跟我的部下,共同奮戰,攻擊郅支單于,幸而誅殺,從萬里之外,凱旋班師,自以為中央政府會派遣官員,在道上迎接慰勞。而今,不但沒有官員迎接慰勞,京畿總衛戍司令反而大批逮捕囚禁,拷問口供,這可是替郅支單于報仇!」
劉奭下令:立即釋放所有被捕官員,命沿途地方政府盛大勞軍。甘延壽既返長安,評估功績。石顯跟匡衡認為:「甘延壽、陳湯,假傳聖旨,擅自調發部隊,不誅殺他們,已是寬大。如果再給他們封爵,以後派出的使節,恐怕都要爭先恐後的採取冒險行動,以圖僥倖成功,在蠻族中間,製造糾紛,為國家招來大難。」
劉奭內心欣賞甘延壽、陳湯的功勞,而又不願完全否決匡衡、石顯的意見。事情不能馬上定案。但仍封甘延壽當義成侯、陳湯當關內侯,釆邑各三百戶,賞賜黃金各一百斤。任命甘延壽當長水外籍兵團指揮官,陳湯當射擊兵團指揮官。
杜欽上疏追述馮奉世從前擊破莎車國(新疆省莎車縣),擊斬莎車王的功勳。劉奭認為那是老爹劉病已在位時的往事,不再受裡。
甘延壽跟陳湯,建立的是絕世功業,陳湯那句話:「凡是冒犯強大中國的,距離再遠,也要誅殺!」中國人之不可輕侮的尊嚴,躍然紙上。豪氣干霄漢,兩千年後聽到,仍覺熱血澎湃,興起無限景慕,可是歡迎他們的,卻是堆積案頭的刑法條文,跟被誇大了的惡形惡狀。
石顯是官場人物,公報私仇,不太意外。但宰相匡衡,可是所謂「大儒」。咦!史蹟斑斑,「大儒」跟「英雄」,誓不並存。大迂腐加小格局,心胸狹窄兼眼光短小,英雄事業,不得不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