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鬆惡化 初期以造骨促進劑治療 能快速增加骨密度 健保給付一年半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許多人腰椎骨刺或骨坍塌,打骨釘治療,但沒有照顧好骨質,隨著年齡老化,出現骨鬆問題,鋼釘會因骨質不穩固而鬆脫不穩,造成交接處骨折,醫師指出,骨釘治療者應配合造骨促進劑治療,增加骨密度,才能確保鋼釘穩固,避免併發其他問題。
六十八歲的林阿嬤前年因腰椎骨刺壓迫脊椎神經,醫師利用鋼釘固定第二腰椎到第一脊椎,術後半年,林阿嬤背痛加劇,過去必須下田耕種的她,別說彎身種田,連在床上翻身都眼淚直流。面對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林奶奶連農藥都買好了,打算自我了斷。
林阿公帶著林阿嬤到處求神問卜,最後選擇再相信醫學,所幸醫師找到了癥結點,原來是林阿嬤的骨鬆嚴重,當初治療的醫師沒有讓阿嬤使用抗骨鬆藥物,因此骨鬆惡化,鋼釘鬆脫不穩,才造成第一、第二腰椎骨折。
「就像是在土石流上蓋房子,地基不穩固,房子當然會倒塌。」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醫師洪國瑞說,鋼釘如果釘在嚴重骨鬆的病人身上,不但達不到固定效果,反而可能壓垮骨頭。
洪國瑞幫林阿嬤將原本固定的鋼釘移除,並在骨折處植入人工骨,再以新的鋼釘重新固定。為免骨質疏鬆再次導致鋼釘鬆脫,醫師並為林阿嬤採取造骨促進劑治療,每天施打副甲狀腺素,快速增加骨密度。一年過去,林阿嬤的骨釘不但沒鬆脫,骨折處也已經癒合。
洪國瑞說,多數骨鬆患者可經由藥物、穿背架增強骨質,消除疼痛;但像林阿嬤如此嚴重者,除了鋼釘固定之外,也需積極的促進骨質再生。
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分為破骨抑制劑、造骨促進劑,他建議,植入鋼釘後初期以造骨促進劑治療,快速增加骨密度,目前健保可給付一年半時間;之後再改以破骨抑制劑,將骨質維護住。
醫師也提醒,年輕時多補充含鈣食物,並且多運動,提高骨質密度;五十歲之後就應進行骨密度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