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自主運動 改善帕金森病情

陳玲芳 |2022.04.09
1192觀看次
字級
台大醫院與病友協會於台北市二二八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森動PD Day」活動,呼籲病友們一起走出戶外,養成運動好習慣。圖/台大醫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專家指出,病友自主運動 ,可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又稱巴金森病,英文簡稱PD)病情。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黃正雅,今(9)日出席「森動PD Day」活動表示,病友運動,可帶來延緩疾病退化、促進社交、提升自信、降低死亡率等四大好處。

一、維持較佳功能狀況:運動可提升或維持肌力、骨質密度、認知功能,有助於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尤其是走路、跑步、跳舞、太極的效果更佳。此外,運動可保護腦神經血管組織、促進大腦排除有毒物質,延緩疾病的退化速度。

二、維持較佳精神與心理狀況:運動可降低病友的焦慮、憂鬱程度、提升睡眠品質,進而提升自信心與生活滿意度。建議病友可從「放鬆運動」入門,動作簡單、效果不錯。

三、促進社交活動:參與團體性的運動活動,因為會與其他病友、家屬來往,可互相學習鼓勵,強化病友的社交連結。

四、降低因疾病帶來的危險性:特別是降低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一項2021年發表研究報告分析比對了上萬名帕金森病友罹病前後的運動狀況,並追蹤發病後的死亡率。結果發現,維持足夠的運動量,可有效降低罹患帕金森後的死亡率。

「森動PD Day」活動,以在公園生動活潑的律動為主題。圖/記者陳玲芳

今年「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特別選在「世界帕金森日」前的周末4月9日,於台北市二二八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森動PD Day」活動,以在公園生動活潑的律動為主題。

除了邀請病友透過節目表演展現抗病成果,並由老師現場教學彈力帶運動、瑜珈與太極;同時更呼籲所有病友及家屬、照顧者:巴金森病的治療除了定期回診、穩定服藥,若能積極配合適當而持之以恆的運動,更能延緩病情、舒暢身心、改善生活品質,與病和諧共處。

為紀念發現帕金森氏症的英國醫師詹姆士.帕金森(Dr. James Parkinson),歐洲帕金森病協會於1996年將帕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帕金森日」。至今,「世界帕金森日」已是全球醫界與病友的重要紀念日,各地均會舉辦帕金森關懷活動,期望人們更認識這個疾病,也幫助病友及照顧者與病共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