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人民所期望的改變發生了,自一九五七年獨立以來,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遭遇空前「慘勝」,雖然勉強維持多數黨地位,但是失去絕對優勢,並丟掉五個州的行政權。以馬來裔和穆斯林所主導的政局,被反對黨所倡議的跨族群融合給打敗。
長期執政的國陣近年政績低落,是失去人心的主要原因。多年的貪污濫權、失政敗德、愚弄媒體、操弄族群關係,一直都是執政黨慣用的伎倆。而被前總理馬哈迪鬥倒,甚至羅織罪名入獄的前副總理安華,在重獲自由後,領導公正黨向政府宣戰,獲得選民的大力支持,正是這種思變心情下的結果。
執政聯盟的顢頇,也表現在這次選舉的人選提名上。陷於派系勢力的考量,人才被老舊勢力壓抑無法出線,人民反彈的聲音雖然浮現,卻未被當政者採納。相對的,反對黨卻反映各族群追求改革的心理共識,彼此團結協議選區以集中票源,成功打破種族、宗教藩籬,創造馬國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反對黨勢力抬頭,股市卻意外暴跌,這反映出投資者擔心,執政黨的挫敗是否會影響經濟發展。這樣的擔憂並非沒道理,一九六八年時執政黨選戰失利,引發過暴動,但現在選民水準已勝過昔日,自治團結的民主氛圍,讓動亂的可能性大減。接下的問題,反而是失去霸權地位的執政黨,與初獲勝利果實的反對黨,如何重新調整定位,才是馬國的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