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4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發表聯合聲明。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東協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4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在美國總統川普高關稅衝擊全球之際,會議發表聯合聲明,表明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對全球經貿壓力,導致經濟分裂,呼籲加強地區合作。中國大陸財長藍佛安在會上喊話,中方願與10+3各方一道,堅持開放包容,團結協作,不斷深化區域財金合作。
亞洲國家是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重災區,其中柬埔寨的稅率最高達49%,惟大陸以外的多數國家,目前正處90天的豁免期。日本共同社指出,前述聯合聲明對有可能給亞洲地區經濟造成較大打擊的美國關稅政策「進行制約」,鮮明展現了團結一致推進自由貿易的姿態。
據報導,與會的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會後舉行記者會,透露與會國「共享了有關美國關稅現狀的認識」,再次確認為了經濟穩定而協作的重要性。
陸將續捐1.16億元支持
藍佛安在會上表示,當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各方應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協調,深化區域內貿易投資合作,維護產供鏈穩定暢通。中方願與10+3各方一道,堅持開放包容,團結協作,不斷深化區域財金合作,以本區域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
據大陸財政部消息,藍佛安代表中方在會上宣布,將向東協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中國技術援助信託基金續捐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6億元),進一步支持區域成員,加強宏觀經濟監測和維護金融穩定能力建設。
會議聯合聲明指,東協與中日韓將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對話,推動區域財金合作,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同維護區域經濟金融穩定,並全力支持有力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會議並同意擴大「清邁倡議多邊化」融資模式適用範圍,不僅適用於金融危機,也適用於傳染病大流行和自然災害發生。在清邁倡議多邊化下,新設以人民幣等可自由使用貨幣出資的快速融資工具安排。
美房地產市場 陸富人紛撤離
美中貿易戰持續,香港《南華早報》指出,愈來愈多大陸富人逐漸將注意力和資金從美國轉向其他房地產市場。與近兩年不同的是,2023年時,美國仍是大陸買家的首選目的地。
報導援引馬來西亞不動產公司Juwai IQI追蹤數據顯示,2024年大陸買家對500萬美元以上房產的需求,分別轉移到了泰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