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沒脾 心臟在右側 單一心房、單一心室 醫師重整血液循環系統獲重生
【本報台中訊】十歲的「寶妹」是「無脾症候群」患者,她先天沒有脾臟,心臟生長在右側,只有單一心房、單一心室,被醫生稱為「右心人」,動脈、靜脈血管交錯,經過三次心臟手術,才成功調整好體內的血液循環構造。
醫生指出,寶妹單一心房、單一心室的心臟構造,就像魚類。隨著發育,人體會因缺氧造成生長遲緩,有猝死的危機。臨床統計,每一千名新生兒中約有七例,會發生類似寶妹先天心臟缺陷的個案。
寶妹目前就讀小學五年級,她的媽媽回憶,女兒剛出生時,一哭就全臉發紫,新生兒皮膚白白嫩嫩,她愈來愈黑,健康檢查才發現女兒先天性心臟缺陷,正常人有兩心房兩心室,寶妹只有一心房一心室,也沒有脾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張正成指出,寶妹心臟沒有左、右之分,只有單一心室循環,加上肺動脈不通,肺部含氧量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二,才造成她常喘不過氣,經過「比提」、「葛蘭」、「芳糖」三階段手術,才能再造生機。
醫師張正成指出,新生兒心臟太小,只能利用人工血管,只增加肺部含氧量,臨床上第二次手術是要區隔心臟的動脈、靜脈。第三次改造肺部功能,讓肺也能完成血液循環功能,減輕單一心室的血液循環負擔。
臨床上,治療單一心室,都要進行三階段手術,才能解決血液循環系統紊亂。寶妹是中國附醫第一位成功完成三階段手術的患者。
她的爸媽說,女兒進出開刀房共五次,七歲時手術最驚險,才剛開完刀就喘不過氣,原來是舊的血管不斷出血,凝結成血塊,血管堵塞,當時體重不到三十公斤,又馬上手術,差一點度不過難關。
一般心臟缺陷患者,容易發展遲緩,讓寶妹的雙親欣慰的是,女兒智力發展良好,沒有因為生病延遲就學,成績也不錯。前年完成三階段手術後,女兒迷上單車,練習增加肺活量。
醫生指出,脾臟具有免疫功能,寶妹沒有脾臟,抵抗力比較弱,必須定期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