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民為邦本 本固邦寧

 |2022.04.02
6091觀看次
字級

俄烏戰事逾月,台灣軍、政界借彼喻此,紛獻保衛家園對策。有的主張延長役男服兵役時間,加大軍訓量能,編組國土防衛隊,備妥持久戰法,以威懾對手不敢輕啟戰端。有的希望在維護中華民國主權的認知下,與中國大陸協商和平關係。軍政碩彥和居高位者所言每一方略,皆以役使平民為本,可曾充分考慮庶黎之仰望?

俄烏戰處於手機錄像時代,戰火摧殘生命財產、破壞公共設施的畫面,即時傳播萬里,震撼台灣人民視聽。兩岸關係緊張,大陸反感台灣「倚美謀獨」,畫台獨紅線,威脅動武。烏克蘭恰是倚美抗俄未得周全而罹禍;台灣朝野,尤其及齡役男與可能被動員的後備軍人,不免以今日俄烏為未來兩岸風雲變化的參照。

國防部長在立法院表示,現行軍事訓練役僅四個月是不夠的;所以成立專案組研議不修法而延役期。退休參謀總長與美國軍政學者共同撰文,借鑑烏克蘭抗俄成果,暢論弱勢民主國家,可訓練志願者編成國土防衛隊,參與保衛家園戰,使侵略者付出慘重代價,以威懾對手止戰。

更極端論述是國防安全研究院主管,談俄烏戰對台灣國防之啟示時指出,烏克蘭能讓俄羅斯陷入困境,賴人民團結抗敵。台灣應團結全民,將警消人力也納入戰備序列,用持久戰法反制中國欲短時間達成戰爭目標的企圖;讓中國擔心陷入戰爭泥淖,而改變政略。

軍人本色視勝利為無可取代,流血犧牲在所不惜。庶民所思則是台灣既不攻陸,台海有變必將戰火燒進家園;三萬餘平方公里島嶼,五分之三是山林峻嶺,城鎮人口密集,高樓連棟,戰端一起,屋毀人亡,停水停電斷糧,兩岸哪一方會成泥淖?就算採極化手段備戰,威懾對方別幹得不償失的事;但威懾有相對性,誰怕誰?台方豈能不算計對手收復失土的意志力,對比台灣持久戰的韌性,何者更堅強。

陸委會主委想與大陸談和,指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如不算台獨,兩岸協商就會有比較好的條件;還釋義此說是指兩岸互相承認主權。但陸方國台辦隨即聲明互認主權是夾帶兩國論私貨,暴露民進黨當局推卸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責任,持續謀獨挑釁。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是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但互不否認治權。

台灣官方願意協商是好事,前朝馬政府也曾與陸方順利展開和局,且著有成效。可是當下兩岸執政黨,一方堅持兩岸一中,另一方不認同此前提,好事仍成空。

台灣民情視政黨輪政和一人一票的選舉為常理,政黨能上位組成政府,也可能因選輸被趕下台。許多赴陸工作的台民,雖欣羨大陸現代化成就,但仍習慣台灣資訊自由流通的環境,遇不平可放言高論,也有多元投訴管道。現階段兩岸都不乏分別治理主張,只認同中華民國台灣主權者,也否定不了兩岸血源、語言、宗教屬一脈相承,兩岸同為中國是史實。

俄烏戰事是國際政治糾纏,兩國內政各取所需的或然結果;戰前,俄烏任何一方只要心存民本,秉「仁者無憂」之義,何至生靈塗炭。當下兩岸政治體制雖各行其是,但皆屬中國民本政治思想之遺緒,毋忘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必然能確保和平。若偏行威懾,只會換來反威懾,緊張螺旋上升後就是戰爭,再無靜好歲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