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經濟大蕭條,也是美國電影最愛鋪陳的背景之一,因為當一切都壞到不能再壞,總是有不向時代低頭的好故事來振奮人心。就像當年前途看好的拳擊手吉姆布萊達克(羅素克洛飾),雖然因傷退賽,但仍抓住重回賽場的最後機會力爭上遊,並以過人的毅力挑戰世界重量級拳王。而這件真人真事,也被改編成電影「最後一擊」。
吉姆在一次比賽受傷後,就因屢戰屢敗而被迫退休;當時恰逢經濟衰退,他只能到處打零工來養活家人。孩子雖視父親為英雄,也只能看著爸爸為一口飯受盡屈辱。盡管如此,妻子(瑞妮齊薇格飾)力挺丈夫,吉姆也從不放棄重返拳擊擂台的機會。
原本他接下那最後一場的拳賽只為掙得一口飯,但他沒有因此隨便應付,而努力不懈的態度也打動經紀人,甚至願意變賣家具來供他練拳。在決心與毅力的堅持下,他接連擊敗強勁對手,最後甚至獲得與拳王麥克斯拜爾對決的機會。
這是機會,更是風險,畢竟對手是拳王,他曾在拳擊場上打死過2個人,而且他比吉姆年輕。更恐怖的是,拳王把拳擊當成痛扁對手的好機會,他才不管對方死活。
面對朋友勸告他別再打下去,吉姆卻說「這就是你的警告?告訴我拳擊有危險?你知道嗎?一天必須做三份臨時工也可能讓人死亡!」
妻子得知情況後,不安的心情也讓她轉而拒絕支持吉姆。但當她前往教堂幫丈夫祈福,卻發現整座教堂裡全都是在為祈福的人時,她才發現打拳早已不是再是吉姆一個人的事,他身上更滿載著大家的希望。
在與拳王的對決中,拳王不斷的重擊,讓人以為吉姆將會被「最後一擊」!但「邪」不勝正囉,最後恭喜吉姆登上拳王寶座。
人生就像拳擊賽,重點不在於你勝了幾場比賽,而在於可以忍受多少重擊還能堅持下去。能挺住傷痛勇往向前,雖然不一定能戰勝現在的失意,但這樣的人最後永遠都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