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手記】 從0到21

文/陳幸蕙 |2022.03.24
929觀看次
字級

文/陳幸蕙

從一名愚拙遲緩的跑步新人,到一名樂在運動的馬拉松跑者,那是我生命中一個史詩等級的里程。

一個陌生開發、進入深水區的人生體驗。

有一句揭示人性真相的話這麼說:「你心裡雖然願意,但肉體卻是軟弱的。」

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也有這樣的詩句:「我是我自己的障礙。」

但,障礙總是要突破,也必須突破!除非我們選擇放棄,徘徊在低谷;除非,我們對自己愛得還不夠,總想逃避艱難的考驗。

因此,一旦「跑步」這個生命程式,在歲月中被啟動,那麼,對任何一名跑者來說──如何顛覆前述那揭示人性真相的話,和辛波絲卡所言?如何克服軟弱的肉體、意志,跨越「我」這個最大的障礙?便成為跑者生涯中,最富挑戰性,也最有意義的功課了。

進行這極富挑戰性的人生作業,我是從0開始的。

雖也高度自我懷疑,但為了愛自己,也幸賴自我提升的成就動機始終都在,因此從初始的0跨步而出,跑步距離遂終能緩慢漸進至其後的100公尺、200公尺……1公里,且再逐步向上攀升至2公里、3公里……

不斷自我刷新,令人有一種重建自己、生命再發現的快樂;透過流汗,排出負能量,身心獲得正面回饋,成就動機也就更強化了。

然後,當一場9公里路跑與半馬、全馬合併舉行的賽事,適巧在台北市舉行時,懷著躍躍欲試的心情,我報名了有生以來,第一場短程路跑賽。

所謂比賽,對跑者而言,最大的意義,或許便是讓她/他的自我訓練,有明確具體的目標吧!

因此,就我而言──

開始製作個人訓練表。

漸漸增加里程數。

逐次寫簡單的跑步手記。

比賽那日,在9公里賽道上,跨出平日步伐,並懷低調喜悅,為自己成功抵達終點,輕輕鼓掌。

然後回家將號碼布、成績證明珍藏於心愛的櫥櫃──遂成為我路跑處女賽的全部記憶。

而翌年,當9公里賽事里程增為10公里時,我再度開心製作訓練計畫表,二度參賽,且在比賽過程中,以不可告人的心情偷偷自問:「有沒有可能,明年,啊,參加半馬賽,去跑21公里?」

望向淨藍高遠的晴空,當內在成就動機如熱血翻湧之際,我如此告訴、回答並鼓舞自己:「半馬21公里,不過是10×2再加1呀!只要像過去那樣慢慢增加里程數,達標應無問題啦!自古成功在嘗試,胡適不是這樣說嗎?」

於是,我決定在自己的跑者之路上,向前推進,去挑戰這不曾夢過的里程!

我特別為自己買了一個可顯示跑步距離、時間、步數、心跳數等資料的智慧運動手環。

再次製定新訓練計畫表,以「每月增加1或2公里之跑程,直至21公里」的進度,去進行不專業,但符合自己體能的目標管理。

如今,翻閱手記,我看見自己當年如此寫著:

‧8月15日,跑15公里,以歷史新高做為生日禮物送給自己。

‧8月21日,跑16公里,決定報名「太魯閣馬拉松」半馬賽。

‧8月28日,跑18公里,123分鐘,因換穿新鞋,跑完腳底竟磨出血水泡。

‧9月8日,終於跑出21公里,144分鐘,哇,超開心!

……

就這樣,照表操課,那年11月,以137分鐘成績,我在太魯閣完成半馬處女賽。

其後,直至決定不再參賽為止,我共完跑了七場半馬賽,其中有兩次,因是極小規模的地方性比賽,參賽者少,且按年齡分組,竟意外獲得高齡組獎牌。

我把這兩塊獎牌放在書房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偶爾看見,好玩有趣外,但覺溫暖。

因為那兩面獎牌並不代表什麼,但卻高度傳達出一種支持、鼓勵你樂在跑步的美好情意。

不知是誰這樣說:

「你比你自己知道的要強,你能完成的事比自以為知道的要多!」

從0到21。

從一個跑步素人,進化為半馬跑者後,我想,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

若說跑步使改變發生,那麼,我想,第一個改變,就是使人在自我訓練中,真正啟動了生命正能量,並讓她/他跨越了「我」這個最大的障礙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