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主權基金 央行先掂自己斤兩

立源(高雄市/商) |2008.03.07
635觀看次
字級

報載央行有意仿照新加坡,中國大陸,中東油國等,研究提撥部分外匯存底,成立由政府主導的「主權基金」,化被動為主動地投資全球資產標的,目標當然是希望能夠活化外匯存底的運用,並獲取高額利潤。

近年來國際間由政府出資,並掌握主導權的「主權財富基金」逐漸盛行,亞洲新興國家和因原油價格不斷攀高而賺進大把鈔票的產油國家,將增加迅速的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然後四處獵取投資對象,由於基金規模日益龐大,操作又偏向快、狠、準的短線手法,被襲擊的國家經濟飽受這些主權基金的蹂躪,受害國央行還得收拾爛攤子。日前歐盟金融委員會和美國都已表態,嚴正關切主權基金的操作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一般人認為,錢滾錢總是比較容易,一檔股票漲停板,散戶買一張賺一萬元,大戶買一千張就賺一千萬元,獲利比例雖然相同,但金額大大不同,而且大戶又掌握主控權,散戶只能任其宰割,這就是金融市場屬弱肉強食型態的原因。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美國次貸風暴方興未艾,去年十一月底以為次貸危機已告一段落,而以七十五億美元投資美國花旗銀行集團的阿布達比,不到四個月就慘賠三成左右。

新加坡也好不到那裡去,投資花旗進七十億美元及瑞士銀行九十七億美元,卻面臨可能是史上最大規模的資產減損,股價更是一路暴跌,新加坡主權基金恐怕連拿回老本,都希望渺茫。

因此,筆者呼籲央行研議成立台灣主權基金前,務必審慎評估,因為,金融商品的操作難度非常高,世界經濟與景氣瞬息萬變,連股神巴菲特都曾看走眼認賠出場,試問央行有誰能自比巴菲特的投資眼光和膽識,敢向人民保證主權基金能賺錢?

更何況,外匯存底是全民資產,而不是央行或政府所擁有,不能恣意處分或運用,萬一慘賠誰負責?

最近國際主權基金大軍壓境,新台幣短時間內就狂升百分之五,由於央行無力阻止,外資炒作匯率簡直是予取予求,台灣被譏為「家裡沒大人」,這讓筆者實在對央行操作主權基金沒信心;央行要掂掂自己斤兩,千萬別自不量力,須以新加坡為鑑。

立源(高雄市/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