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辨識特定基因 確保基因正常運作 執行抑制癌症等功能
【本報台北訊】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蔡明道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找出可以調控DNA的組蛋白,以及和它結合的特殊序列DNA,今後可透過組蛋白來辨識特定的基因,並確保這些基因的正常運作,執行抑制癌症等功能。
參與研究團隊的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阮麗蓉表示,人類有兩百多種不功能的細胞,但是每個細胞的DNA卻一模一樣。為何同樣的DNA序列會合成不一樣的蛋白質?進而製造出眼睛、耳朵、嘴巴等不同功能的器官來?
她說,近年研究指出,包裹DNA成串珠狀結構的組蛋白(Histone proteins),在調控DNA轉錄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組蛋白所纏繞的DNA受到特定刺激時,將會舒展開來,進行轉錄。如果舒展開來的時機有誤,細胞可能走向無法控制的分裂之路,產生癌變。
去年,蔡明道所領導的團隊及世界其他實驗室,首度找到能夠將三個甲基從組蛋白踢除的酵素。這個發現證明組蛋白上的三個甲基,並非細胞中不可磨滅的永久標記,也為抑癌醫療找到另一條路。
在這個基礎下,中研院進一步發現組蛋白的化學結構決定了一切,而RBP2這個組蛋白修飾←,可以改變組蛋白的化學結構,在將組蛋白的三個甲基結構去掉同時,也抑制了基因的表現。
阮麗蓉舉國人常見的肺癌來說,不少病患就是因RBP2的活性太強,才使得肺癌細胞得以逞威。今後,如果我們能研發出RBP2抑制劑,組蛋白所包裹的DNA就能繼續製造抑癌蛋白,進而抑制肺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