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空汙最嚴重首都,印度新德里仍居首。圖為人們行走在新德里總統府附近。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公司對6475座城市的空汙資料調查22日顯示,2021年沒有國家地區成功達到世衛空氣品質標準,在經歷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相關下降後,部分地區霧霾濃度甚至回升。
路透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修改指南後建議,有害細懸浮微粒PM2.5年均濃度不應超過每立方公尺5微克,並稱即使低濃度也會引發重大健康風險。但瑞士空氣清淨科技公司IQAir匯整的數據顯示,2021年被調查城市中只有3.4%符合世衛標準。多達93個城市的PM2.5濃度,比建議基準高出10倍。
非洲查德首次納入 列第2嚴重
數據顯示,2021年印度整體空汙水平變差,新德里仍是全球空汙最嚴重首都。孟加拉是空汙最嚴重國家,與前一年相同,非洲國家查德的數據首次納入後,名列空汙第2嚴重國家。
IQAir指出,自2014年開始向空汙宣戰的中國大陸,2021年PM2.5排行降至22名,低於前一年的14名,平均讀數在2021年略有改善,降至32.6微克。
除了全球多國家地區空品沒達標,台灣近日空氣品質依然不佳,全台有22個空品測站為「橘色警戒」、4站為「紅害」,全數集中在彰化至屏東地區。環保署表示,西半部風速弱,易累積汙染物,午後南風增強,南部擴散條件稍好轉,不過雲嘉南以北位於下風處,仍易累積汙染物。
環保署表示,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全台降雨機率增加,受降雨洗除作用影響,空氣品質普通至良好等級;夜間至清晨西半部地區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空品區為「普通」等級。
23日受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中部以北地區受降雨洗除作用影響,空氣品質較佳,南部地區位於下風處,仍稍易有汙染物累積。竹苗、中部、宜蘭及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北部、雲嘉南及高屏空品區為「普通」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