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學測考生 有望進公立大學

 |2022.03.21
61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在少子化、國家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培育助攻下,今年頂大和中字輩國立大學招生人數較去年增加500多人,推估今年公立大學整體錄取率有望超過40%。不過卻讓私校跳腳,批評政府只是把私校生拉去公校,國家並沒有增加更多人才,政府應長遠思考。

根據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今年包括台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等頂大,以及中字輩國立大學招生人數皆增加,其中台大增加87人最多,成大86人次之,總計增加544人,名額大多開在資通訊相關科系。

「大學問」網站指出,今年學測難度高且落點不易預測,不少學生、家長深怕個人申請失利,只能參加分科測驗,甚至明年重考,但今年國立大學招生名額增加,錄取率來到44.26%,「不需要這麼悲觀」。

但有教育界人士認為,考試人數減少導致錄取率增加,與是否就讀國立大學並無直接相關,且不少頂尖考生非頂大不讀,可能流去拚分科測驗,甚至今年因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已有不少學生決心報考學測重考班。

人才短缺 籲不分公私立

今年公立大學的招生人數是5萬1547人,較去年增1092人;反觀私立招生人數7萬8444人,較去年減少385人;整體來說,招生總名額增加707人,整體錄取率提高11%,達111.6%。

公校名額增加,私校名額卻是遞減,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表示,學生母數不變,等同把私校學生搬去公校,這項作法並沒有讓國家增加更多人才,「只是標上公校名字而已」。

教育部則強調,現行招生名額調整規定是公私校一體適用,且目前仍是私校名額高於公校,不宜同步減招;至於今年日間學士班名額增加,理由是配合國家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培育需求,以及增加經濟弱勢學生升讀國立大學的機會,鼓勵國立大學在半導體、資通訊相關領域學系擴增招生名額。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表示,公校錄取率提高,恐讓私校生源雪上加霜,有的只好再增加寄存名額,有的則愈逼近退場邊緣,呼籲政府持續在政策、經費支持私校,並請立法院盡快通過退場條例,以及放寬優秀僑外生畢業申請居留的限制,彌補少子化造成的人才短缺。

繁星入學名單 22日公布

「缺人比缺電嚴重」,何明果指出,近年台商回流、國際大廠進駐台灣,若政府知道電資領域人才不足,必須思考不分公私立,藉由大學作為篩選外籍學生來台,成為生力軍的工具。

另外,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表示,111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管道共67校、1807系(組)參與招生,提供1萬6178個名額,於22日公告第1至第7類學群錄取名單,以及第8類學群第1階段篩選結果;通過篩選的考生仍須於5月19日至6月5日,參加第2階段甄試(面試),各大學會於6月6日前公告錄取名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