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喜歡吃藥,出國還帶藥回來送人,難怪洗腎病患高居不下。
藥就是毒,藥師公會經常宣導,但還是常見到某些人得病,服藥治癒或病況有所改善,就當起「王陸仙」,或居於好心報人服用,殊不知每人健康狀況,肝腎功能,對藥物敏感度,體質不同因人而異。用藥是專業,是高深學問,「如何買藥」更是保健及基本治療必備常識。
首先要確認為什麼要買藥,是營養補給?保健?或治療某些疾病?而藥品市場有藥商經營的藥房,藥劑生以及藥師親自執業的藥局,最簡單的區分方法,是看廣告招牌掛有健保藥局或有掛藥師親自執業招牌藥局,才是正統。
再則看看藥局經營者有否將執業執照配掛於身上,若要更精確,就是對執業藥師作藥物諮詢,根據自己需要儘量向藥師提出問題,解決自己疑惑,越詳細越能保障自身用藥安全,對健康更有助益,藥師們都很樂意提供病患所需用藥資訊,為全民健康作出貢獻。(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