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繼新加坡之後,也宣布退還七成五稅款,每人最多可獲退稅兩萬五千元港元(約新台幣十萬元),低收入、長者和受援助家庭,還可有多項現金津貼或補助。
相信受「什麼都漲、薪水不漲」痛苦的台灣人,對此會感慨良多。教育部處心積慮的「去中化」,把中國人改稱為華人、中文改為華文,但同為華人、華文的新加坡與香港,政府能把盈餘分享人民,台灣主政者卻對民困視若無睹。
再看「爭相叫價」的選戰,總統候選人開出的利多政見,也大都不實際,為執政黨候選人背書的府院,雖然利多不斷,但也是「聽得到摸不著」,只能望梅止渴,有的更是要好幾年才能兌現,到時候由誰買單,還是未定之天。
由最近爆發的華揚史威靈案、鐽震案,讓人懷疑政府既然有錢,能揮霍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滿足政客需求,為什麼不分給身陷苦海的百姓?人民在羡慕別人之餘,也該想想是誰讓主政者執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