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測成績昨天寄發,國文作文沒人滿分,英文作文卻有四人滿分、滿級分八千六百多人,顯露若干現存教育問題的徵兆,值得教育者關注與探討。
據大考中心的統計,國文科三題非選擇題滿分掛零,引導寫作題(作文)沒有人滿分,更打破七年來紀錄;相對於國文科的「空前」低落,英語科則相當亮麗,創七年來最優紀錄。
看到這種情況,我要大聲疾呼「學測成績寄發日,搶救國文作文時」,而避免「中低英高」現象惡化的作法,要從提升教學品質、增加寫作篇數,及建立學生閱讀習慣與充實生活經驗做起。
學生不會寫、寫不出好作文,主因應是老師教不好、學生寫得少。教改以來,由於課程增多、教學時間變少,老師的教學受到擠壓,以國語課為例,老師連課文內容深究的時間都被迫省略,認真的老師在作文教學時,也只能簡單地說明意義、引導分段,然後就要學生寫,寫不出來,回家問爸媽,父母念一句,小孩子記錄一句。
加上行政單位要求寬鬆,每學期的作文篇數從十二篇降為八篇,甚至有些縣市已放手不管,行政不要求,師生樂得輕鬆,結果就是作文程度退步。
其次,作文要寫得好,閱讀習慣不可少,俗話說「下筆若要有神,讀書須破萬卷」,現在的孩子「喜歡」看書,但興趣都在「繪本」和「漫畫」,只要文字稍多就排斥,讀得少當然寫不好;此外,生活經驗貧乏也是造成學生筆下無物的原因之一,老師應該增加學生校外教學的體驗,逐漸擴大到實際生活,再從經驗描述到創作,有計畫的實施學生寫作才有救。
近年來,英文教學受到空前重視,國文卻在「去中國化」、「去中文化」與「去古文化」下,學生程度愈來愈低落,今年學測國文作文沒人滿分,不過是問題的開始,「細孔不補,大孔就艱苦」,若再放任問題將會愈來愈嚴重,教育主管當局與學校教育工作者,須及早謀求改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