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說:「心如畫師的手,能畫出五彩,黑、青、赤、黃、白、白白等色。」黑色譬喻地獄;青色譬喻鬼;赤色譬喻畜生;黃色譬喻修羅;白色譬喻人;白白譬喻天(大正17.23b-c)。若依《華嚴經》文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大正9.465c)三界內、三界外的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所造而形成的。
以下,從觀心十門來觀照「陰入界境」。十門即十乘觀法: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立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
此十門生起的次第,是觀不可思議境,就應生起救度眾生的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後再發救度眾生之願力;有了願力的策勵,即會有度眾的善巧方便;有各種法門的善巧方便,就能破除一切煩惱障;同時,在破除煩惱惑中,能認知障礙修持定慧的問題癥結,而能以三十七道品等法門來對治,幫助開發定慧。
進入各種道品位階時,不僅自己、連他人都能了知道品之高低深淺。於此所證的道品階位中,身心安住於清淨的境地,外境的榮華、忍辱,皆不為之所動;也不執著所證得的品位,故能迅速進入菩薩位。
現在以「觀不思議境」的角度,來看「陰入界境」的內容。觀心不可思議境,又可從思議與不可思議兩方面來說明。說明「思議法」,從其理由、相貌、境界三個角度作分析。首先說明可思議的理由:
小乘的教義,也說心生一切法,即是一般所說的六道因果,三界輪迴的相。若從去凡欣聖的立場,則是棄除下界的煩惱,而提升到上界,去除世間的苦與集,成就出世間的滅與道,獲得解脫涅槃,這是透過可造作的四諦法門,所以是可思議的法。而大乘的教義,也說心生一切法,但其內容是四聖六凡的十法界。
其次說明「思議的相」。若從觀心的角度,心是有善有惡的,惡的三品,指地獄、畜生、餓鬼的三途因果。善的三品,是阿修羅、人、天的因果。觀此六品,是無常生滅的;而能觀的心,也是念念不住的。
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都是由因緣所生,既是因緣所生,畢然是空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此是「二乘人的因果法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