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雅惠拼貼鑽石畫〈花旦〉。
圖/簡雅惠提供
簡雅惠的鑽石畫〈星空孔雀〉。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多媒材拼貼藝術推廣者簡雅惠,以包裝紙、面紙盒、報紙、舊筆記本等不同媒材,經過撕、貼、剪、黏等拼貼技法,將舊物改造為美麗的藝術品,引導銀髮族走進藝術殿堂,療癒老年人寂寞的心。她也從事鑽石畫拼貼,將成千上萬顆小鑽黏在畫布上,訓練眼力與耐心,當作修行。
簡雅惠說,她七、八年前常去鄰居家串門子,看到鄰居在做蝶古巴特拼貼藝術,覺得有趣,一頭栽進蝶古巴特世界;後來她跟著拼貼老師巫慧如學習技藝,四年前巫慧如發起成立嘉義市歐洲多媒材拼貼藝術協會。
簡雅惠說,蝶古巴特在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盛行,當時王公貴族的精品家飾,精緻美觀,平民買不起,只能從印刷品、報紙剪下喜愛的圖案貼在家具上,這種從民間發展出來的手工拼貼藝術,就是蝶古巴特。
長輩天分迸現
自嘲年少欠栽培
簡雅惠表示,蝶古巴特可謂「平民的藝術」,用拼貼來表現想要的意象,美化居家環境;家裡的舊木器、舊袋子、面紙盒、水壺等都可拿來創作,是一種實踐惜福愛物美德的方式。
在協會推動下,巫慧如、簡雅惠分別到雲嘉南多所長照、日照、樂齡中心進行蝶古巴特教學。簡雅惠說,接觸蝶古巴特前,她沒想過會與藝術靠得那麼近,因此她也要帶領銀髮族進入藝術的世界。
簡雅惠表示,下鄉與長輩一起創作,讓她感到十分溫馨、愉快;有些長輩坐輪椅來學習,令人動容,不僅排遣時光,還可與年紀相仿的樂齡人士一起剪剪貼貼、說說笑笑,她看到這景像,就覺得窩心。
她說,銀髮族學蝶古巴特,可增進手指靈活度,並訓練邏輯思惟,把想法化為作品,尤其許多長輩幼年失學,深藏的藝術天分就此被激發出來,甚至看著作品自嘲:「少年時,我就是欠栽培啦!」
訓練眼力耐心
鑽石畫讓人沉澱
除了創作蝶古巴特,簡雅惠也從事鑽石畫拼貼。她說,鑽石畫與十字繡相似,都有畫好底圖的畫布,不過不是用繡線,而是將直徑僅零點幾公分的人造鑽,依顏色黏貼到畫布上。
她說,一幅鑽石畫通常有數千至上萬顆小鑽,要非常有耐心,人造鑽有方有圓,顆粒很小,一掉在地上可能就找不到了,因此她用鑽石畫訓練眼力與耐心。
簡雅惠表示,她把拼貼鑽石畫當作修行,她是個急性子,兩年前開始做鑽石畫後,變得比較有耐心,而且每完成一幅作品,非常有成就感。她鼓勵親友放下手機,靜心拼貼鑽石畫,不僅沉澱自己,作品也可美化居家環境。
她鼓勵親子一起拼貼鑽石畫,「就當是做手工,一邊黏貼,一邊聊天,還可促進親子關係」;畫作完成後,不管有沒有裱框,只要掛在家裡,畫面閃亮亮的,看了非常舒心,也為生活增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