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 古代水文紀錄

王漢生 |2008.02.25
473觀看次
字級

澧水石橋碑 在河北南和縣城北郊東韓村,隋開皇十一年立,陰文棣書碑文記載隋代澧水河泛濫成災和修橋洩洪的史實,有研究價值。

一行遺跡 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外豐干橋側有石碑一方,上書「一行到此水西流」,記錄了唐代高僧一行當年到國清寺時適逢山洪暴發、澗水西流的情況。

南明山 在浙江麗水城南郊,山上的高陽洞中多古人題刻。其中有記錄南宋時當地兩次水災的長篇題刻,是研究水文的珍貴資料。

孫叔敖祠 在安徽壽縣城南三十公里安豐塘北端,是為紀念春秋時孫叔敖修安豐塘而建的。祠內《重修安豐塘記》對研究古代水利設施建設有重要意義。

二王廟 在四川都江堰市的玉壘山,是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廟內石壁上有歷代治水格言碑刻:「深淘灘,低作堰」、「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等。

花橋 在廣西桂林市小東江和靈劍江合流處,長一七二公尺,為七孔旱橋。在橋東側天柱石上有古代水文資料二則,對研究桂林水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