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雕刻刀寫台灣史 陳松開展

羅智華 |2022.03.07
784觀看次
字級
陳松與1998年作品〈中年自塑像〉一起大笑,相當逗趣。圖/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石雕藝術家陳松,為呈現石雕內涵,舉辦「陳雕新創.松青葉茂—陳松雕塑展」,展現台灣文化變遷,像是以舊版台幣一元為主題的作品〈一元復始〉,讓觀者會心一笑。

展覽展出陳松重要作品,包含「農民」、「迴旋」、「自由創作」等系列,其中以人物情感刻畫最動人。

陳松表示,如同文學家、史學家用筆書寫台灣歷史與生命經驗,藝術家透過雕刻刀,傳達時代故事與當代人記憶。像是本次展出的作品〈阿嬤〉,陳松刻畫阿嬤堅毅臉龐,彰顯老一輩人不畏艱辛特質,如台灣早年女性縮影。

陳松也透過創作訴說熱愛鄉土的情感,如「荷花系列」,從堅硬岩石中伸展出柔軟荷葉與花苞,象徵大地孕育萬物;「山水系列」表達對人類破壞生態的控訴,藉由線條呈現土石流帶來的震撼。

「石雕可以很傳統,但陳松的作品一直求新求變。」前來觀展的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表示,敬佩陳松多年創作不輟,感謝他培育無數石雕愛好者。

陳松長年投入石雕創作,為藝壇作育英才,並與多位藝術家共同創立「中部雕塑協會」推廣藝術。展覽即日起至四月二十四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展出一百三十六件石雕及複合石材等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