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兩黨總統候選人昨天在首場辯論時,都說兩岸要三通,而一向反對三通的陳總統,隨著投票日接近,也提出許多相關的政策,甚至說這都是行政權的範圍,不僅不需要立法院的背書,更不需經中共的同意,這樣的說法連結以往陳總統言論,相當諷刺。
如果行政權可有這麼大的作為,請問陳總統為什麼執政七年多來不做?這種矛盾已發生多次,而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陳總統一再否定自己,還可以提出許多「合理化」的說詞,使家領導人的誠信蕩然無存。
其實,這都是明顯的選舉語言,一再的搬上檯面,相信人民已厭倦了,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也準備「陳規謝隨」,因此我質疑在陳總統及「謝院長」任內都無法實現的事,如何能在「謝總統」的主政期間能做到?
政治人物要講誠信,更要講責任,以台灣目前的經濟處境,三通已是最後的希望,是誰讓情勢演變至此?如果當事人不知反省,還要開選舉的空頭支票,那真才是台灣的悲哀。
李坤隆(高雄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