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片與打疫苗雙管齊下 婦科醫學會:疫苗保護力達8成、效期20年
【本報台北訊】日前外電曾報導,有十七例疑似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後致命,引起疑慮。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表示,經過美國、歐盟婦科醫學會查證後,這些在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一周內死亡個案,真正造成的因素包括車禍、中風、自殺及其他疾病等與接種疫苗無關。
子宮頸癌是少數可以早期發現、完全治癒的癌症,但台灣每年仍有約七千例婦女罹癌,其中一成更已達癌症末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子宮頸癌疫苗的保護力已達八成、效期長達二十年,預防子宮頸癌,抹片檢查與接種疫苗,可達最好效果。
婦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但抹片檢查的篩檢率要再提升,有實際困難,建議政府不妨思考將子宮頸疫苗,列為滿十二歲女性學生,應施打常規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超過二百種,目前上市的四價子宮頸癌疫苗,對人類乳突病毒第六、十一、十六、十八型有預防效果。其中,第十六、十八型,被醫界認為是子宮頸癌發生主要原因,第六、第十一型則會引起性病菜花,九歲到二十六歲女性須施打三劑後,對子宮頸癌可發揮約八成保護力。
蔡鴻德說,國內已有一萬多人打過疫苗,多數是醫護人員家屬。不過,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後,滿三十歲以上或有過性經驗女性,每年還是需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雙管齊下,才能達到最完善的保護效果。
子宮頸癌疫苗現階段須自費施打,每劑約四千八百元,完整接種需花費一萬四千四百元。據悉,四月過後,將有第二家廠商的子宮頸癌疫苗也將上市,屬於二價疫苗,可以預防十六、十八型人類乳突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