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海岸變遷劇烈,造成漁村生計問題,除水利設施改善之外,是否有其他國土復育計畫?
謝:我主張「環境優先」、「海洋立國」,台灣有水的地方都要很安全、乾淨、漂亮。維持一定比例的自然海岸,並加強取締海岸的污染,對第二代的美學、環保教育也重要,因為環境破壞是打劫下一代資源,這是世代的不公平。
馬:我主張做國土復育總體檢,除河川外,高山也要注意,進行開發有必要、海岸要解嚴,但也要把環保觀念、永續觀念擺進來,不只環保政策,而是政策環保,保存台灣海岸才對得起子孫。
問:台灣若加入聯合國要不要簽京都議定書,及如何面對高污染產業擴張?
馬:國民黨現在必須定出節能減碳計畫,目標必須訂出來,否則未來若違反京都議定書規定,將會受到很嚴厲的貿易制裁。我認為,在國內提倡綠色運輸與建築,及大量造林六萬公頃,每公頃補助十二萬元,完成後每年就有節能減碳效果,進一步彌補不得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工業所排放的量。
謝:我擔任高雄市長時開始使用太陽能路燈,也用太陽能做了高雄世界運動會運動場,這有教育與宣示作用。未來要做總量管制,若有企業要再多排放二氧化碳須購買;未來還要徵碳稅,汽燃稅隨油徵收,用得多的就要多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