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來說,看到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學時代,有一次七星山飄雪,整個台北幾乎陷入瘋狂狀態。電視新聞報導,往七星山的路上,賞雪人士不絕於途,有的還攜帶保溫瓶,準備裝雪,帶回來供沒見過雪的親朋好友開開眼界。
那時候出國並不普遍,紅葉、櫻花、白雪對多數國人而言,是浪漫、美麗而又引人遐思、憧憬的。
七星山的那次「大雪」,我也跟人湊熱鬧,和幾位登山社的同學,下課後,傍晚時刻上山。可惜,氣溫上升,雪停,但積雪結成冰,觸目所及,儘是銀白世界,晶瑩剔透。那時心裡的一個小小願望是:那天能帶父母一起欣賞這般美景?可惜這機會,始終沒有來臨。內心深處一直有著小小的遺憾。
我第一次看到雪、摸到雪,是留學日本的一九八三年冬天。
那天,如往日到學校上課。過午,氣溫下降,大夥兒在談話室喝咖啡、聊天時,天空驟然暗下來,以為發生什麼事。
原來是飄雪了!雪把窗戶遮蓋起來,難怪室內一下子變暗。
看到這突如其來的雪,真感到驚喜。我打開窗戶,讓雪飄進來。那情景,如置身電影裡的畫面,我不禁大叫。
日本同學以為我怎麼了?詢問之下,知道原來是出自第一次看到雪的驚喜,他們不禁莞薾。
之後,我與雪的邂逅,就不是那麼稀少了。
有時,清晨睜開眼睛,窗外原本五顏六色的屋頂,被雪塗成清一色的白。雪,無聲無息輕輕飄落。這時候的雪是溫柔的。
適合邀請一、二好友,喝點小酒,欣賞雪景。
雪,有多種性格,彷彿善變的女人,有時溫柔,有時潑辣、狂野。
日文裡的「吹雪」就屬於後者,那是風吹雪,雪中會冰,冰中有雪。遠觀,或許很美。如果置身其中,肯定有苦頭吃。
我經歷過一次吹雪的洗禮。公車停駛,走路回住處,雨傘撐不了,雪打在臉上有點疼痛,鞋子裡,雪鑽入後變成冰。手也被凍腫、凍傷。把原來對雪的印象完全顛覆了。
對居住雪鄉的人,千萬不要說,羨慕他們住在美麗的雪鄉,因為,那是與大自然搏鬥,極為艱苦的日子。
雪,對他們而言,不帶一絲絲的浪漫!
(作者為興國管理學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