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驁預定墳墓昌陵(陝西省臨潼縣西南)的工程,浩大奢侈,歷時很久而終不能完成。工程總監(將作大匠)解萬年自以為昌陵三年可以築成,而竟不能完工;政府官員紛紛指摘。
劉驁交付主管單位查辦,呈覆說:「昌陵因地勢低下,填土已填了這麼久,墓中便殿座位,僅在地平線上。從別處運來的泥土,鬆軟且不堅固,不能保護地下幽靈的平安。參與工程的士兵,跟判處徒刑的囚犯,有數萬人,白晝不停勞動,入夜,還燃起火把趕工,從東山(東方諸山)那裡運輸泥土,土價跟糧價相等。工程連年,天下都受到傷害。而原來選定的延陵(陝西省咸陽市東北四公里),地勢先天高昂,而且用的是原地泥土,又靠近祖先墳墓,先前已有十年工程的基礎,最好仍恢復延陵,不再強迫移民,才是上策。」
這是資治通鑑又一次透露帝王墳墓帶給人民的災害。劉驁的墳墓,在帝王墳墓群中,微不足道。奏章上已經顯示,挖掘小民的墳墓,已達一萬之數。中國人是一個崇拜祖先的民族,祖先的墳墓被挖掘,是一項可怕的侮辱。田單據守即墨,就利用燕軍挖掘齊人墳墓,激起齊人強烈的復仇怒火。可是,一旦挖墓強盜是帝王,人民只好接受。
每一個帝王的墳墓,都是封建暴政的見證。裡面埋的不是君王的枯骨,而是人民的眼淚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