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論歷史》帝王墳墓

柏楊 |2008.02.22
488觀看次
字級

劉驁預定墳墓昌陵(陝西省臨潼縣西南)的工程,浩大奢侈,歷時很久而終不能完成。工程總監(將作大匠)解萬年自以為昌陵三年可以築成,而竟不能完工;政府官員紛紛指摘。

劉驁交付主管單位查辦,呈覆說:「昌陵因地勢低下,填土已填了這麼久,墓中便殿座位,僅在地平線上。從別處運來的泥土,鬆軟且不堅固,不能保護地下幽靈的平安。參與工程的士兵,跟判處徒刑的囚犯,有數萬人,白晝不停勞動,入夜,還燃起火把趕工,從東山(東方諸山)那裡運輸泥土,土價跟糧價相等。工程連年,天下都受到傷害。而原來選定的延陵(陝西省咸陽市東北四公里),地勢先天高昂,而且用的是原地泥土,又靠近祖先墳墓,先前已有十年工程的基礎,最好仍恢復延陵,不再強迫移民,才是上策。」

這是資治通鑑又一次透露帝王墳墓帶給人民的災害。劉驁的墳墓,在帝王墳墓群中,微不足道。奏章上已經顯示,挖掘小民的墳墓,已達一萬之數。中國人是一個崇拜祖先的民族,祖先的墳墓被挖掘,是一項可怕的侮辱。田單據守即墨,就利用燕軍挖掘齊人墳墓,激起齊人強烈的復仇怒火。可是,一旦挖墓強盜是帝王,人民只好接受。

每一個帝王的墳墓,都是封建暴政的見證。裡面埋的不是君王的枯骨,而是人民的眼淚和憤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