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發現的琥珀經化,可依此推測台灣的地質歷史發展。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昨日由校長許泰文及館長焦傳金代表,簽署MOU合作協議,並首度曝光雙方合作成果之一、在台灣東部發現的「化石樹脂(琥珀)。
昨日簽約現場展示雙方生物及地質兩大領域共六十三件標本。首度曝光的是台灣東部發現的琥珀,尺寸僅略大於黃豆,經化學分析以後,發現這是本島現今不存在的「龍腦香科」植物樹脂,相當珍貴,可依此推測我國地質歷史發展。
海洋大學與科學博館過去合作深海採集調查,曾發現超過百種世界新種魚蝦貝類。昨日再簽署MOU合作協議,雙方過去在地質相關領域研究與深海生物標本典藏已有多年交流的基礎,未來將以學術研究、推廣科學教育、典藏展示等三大面向更深入合作。
海大校長許泰文說,台灣具有特殊的地質風貌,以蝦蟹為例,目前台灣發現有超過一千八百種,多達全世界所有種類的十分之一。期盼未來能共同培養海洋科學、地質資源探勘以及地質生物學研究領域之人才,為保留台灣豐沛生態資源,盡最大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