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暖化危機 水稻減產、登革熱增加

 |2022.03.01
1332觀看次
字級
暖化下的升溫將衝擊台灣農林漁業,升溫攝氏2度情境下,水稻將出現明顯減產情形。圖為宜蘭稻田。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台北訊】聯合國發布最新氣候變遷報告,科技部研究顯示,在暖化升溫攝氏2度與4度下,台灣周邊海平面可能分別上升0.5及1.2公尺,低窪地區較易淹水,也會導致水稻減產、登革熱發生風險增加。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月28日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AR6 WGII);針對聯合國報告,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全球變遷下台灣本土風險增加,需妥善調適提升因應能量。

根據科技部團隊研究,暖化下的升溫將衝擊台灣農林漁業,升溫攝氏2度情境下,水稻將出現明顯減產情形,二期作平均減產程度較一期作明顯;對高溫敏感的漁產養殖也會受到暖化影響;對於夏季升溫敏感的高山森林植群,以高山灌叢與鐵冷杉森林為例,預測適合生存的面積將在世紀末減少一半。

宜蘭稻田。圖/記者張睿杰

在公衛與健康方面,埃及斑蚊分布將因暖化向北部延伸,分布範圍也擴增,導致登革熱發生風險增加;冬季空氣品質不良日數也將因暖化而增加。

暖化將造成台灣極端降雨強度增加、侵台颱風機率降低與降雨型態改變,進而造成旱澇災害頻率與強度增加。以淹水為例,全台極端降雨情形,除了中部地區在世紀中略為減少,其他區域都呈現增加趨勢。以台北、宜蘭、台南、高屏四區淹水發生機率為例,世紀中較基期的淹水機率呈現持平或略為增加,世紀末增加幅度更為明顯。

在坡地災害方面,以北部與南部特定集水區為例,於世紀中崩塌率呈現持平或略為增加;而集水區的河川流量豐枯差異變大,在春季(2至4月)大致呈現減少趨勢,可能增加枯旱風險。

研究結果指出,暖化後颱風強度增加,將增加沿岸風浪及暴潮衝擊。在升溫攝氏2度與4度情境下,台灣周邊海域海平面可能分別上升0.5及1.2公尺,可能導致西南沿海地勢較低窪地區出現淹水;不過,以大台北地區的模擬結果為例,淹水情形主要發生在淡水河出海口一帶,在現有堤防保護下,都市區域影響相對較小。

圖為從五指山遠眺基隆海岸線。圖/記者張睿杰


科技部表示,面對氣候風險的增加,IPCC報告強調全球需要在符合永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的規範下,加強氣候治理與社會發展轉型。台灣應持續與國際趨勢同步,一方面邁向淨零目標,並強化可保障國土安全與社會發展的調適作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