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申請加入CPTPP,國內配套修法程序進入最後階段,為接軌國際標準,經濟部將著作權法、商標法與專利法修正草案列為優先法案,力拚在立法院本會期通過。
去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為展現市場高度開放決心、接軌國際標準,經濟部盤點主管法律條文逐一修正,目前修訂法案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尚有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修正草案有待立法院通過。
其中,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內容重點包括,只要是侵權情節重大的非法數位盜版、散布及公開傳輸行為,改列為非告訴乃論,即公訴罪。侵權情節重大指「侵害他人有償提供的著作」、「原樣重製」,及「造成權利人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損害」。
商標法則增訂仿冒商標或團體商標等行為的刑罰規定,也就是說,未來一旦仿冒商標,就會有民事、刑事責任。
至於專利法修訂重點主要是針對增訂學名藥與新藥廠的起訴依據。
舉例來說,若A廠商製造的學名藥療效、成分與甲藥廠生產的新藥相同,由於製藥方式也是一種專利,只要方式不同,就不構成侵權。
另,內政部去年通過修法,限制預售屋及新成屋換約轉售,炒房若損及公眾,最高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表示,草案仍在討論中,但已列為優先法案,希望這會期能通過。
內政部出重手修法打炒房,在去年底的部務會報中,通過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並陳報行政院審查、同時蒐集各界意見及研議相關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