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洗腎商機龐大,甚至有新加坡人到台灣洗腎,近來更傳出部分農會與洗腎中心異業結盟,搶食洗腎大餅。腎臟醫學會政策協調會主委、台北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認為,目前全台多達四百多家洗腎中心,平均每家每月必須洗腎達七百人次,才能達損益平衡,造成惡性競爭。
江守山表示,二十多前法令規定,洗腎中心需附設在醫院內,對許多居住在鄉間的洗腎病友來說,就醫便利性明顯不足。後來法令放寬後,洗腎中心只要每十五床有一位腎臟科專科醫師、數位合格護士及透析儀器、場地就可設立,以致台灣目前已有多達四百多家洗腎中心,競爭相當激烈。
江守山說,台北市士林農會,將一層樓租給業者經營洗腎中心,這應該是農會「異業結盟」的主要形式。
外界認為洗腎中心商機龐大,他說,其實不然。健保局先前給付洗腎中心每次洗腎點值為四千一百點,總額制實施後,目前每次洗腎點值約三千五百點,以十五床規模的洗腎中心來算,每月必須洗七百人次,才能達損益平衡,對一般中小型洗腎中心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因應激烈競爭,洗腎中心業者才會想出送禮品、到府接送等服務「搶病人」。更難說有厚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