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強力推動「友善校園」計畫,讓學生能自在地學習,免於體罰的恐懼;另外,教育部為尊重學生人權,也正研擬取消操行成績不及格必須退學的規定。筆者全力支持教育部針對學生設計的各種制度,相信老師也會贊同,因為未來學生的好壞由學生、家長自行負責,教師不用再承擔責任。
筆者在學校擔任教官,看到現在的「活潑」學生及「無理」家長,讓我大嘆師長難為,學生在校抽菸違反校規及學校衛生法,家長竟然質疑校方妨害人權;還有女學生為了和當兵的男友相聚,竟然「失蹤」了一個星期,家長卻漠不關心。這些現象普遍存在校園中,但每次發生問題後,家長和教育部就只會怪學校、導師、教官沒有教好學生,沒有輔導好學生的心理,反正總要找個人扛罪,我們就只好當「代罪羔羊」。
教育部友善校園和操行成績取消分數評量的作法,立意雖良好,但沒有明確說明師長該如何配合,學生犯錯後又應如何處置,這些都令我們相當困擾,但教育部卻一直沒有給明確的答案。
因此,老師目前已不太願意管教和處罰學生,反正學生犯了錯、上課不守規矩,不能體罰、不記過或是扣操性成績,就直接帶到教官室由教官處理,或是通知家長來解決,只要做好教書的份內工作就好,這雖不符師道精神,但始作俑者是教育部,是不是該檢討呢?關心(台北市/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