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減輕學童的書包重量,教育部今年起至民國100年,要以四年計畫共2億元經費,分別以每年5000萬元,逐年為各縣市國小購置置物櫃。今年九月的國小一年級新生,就有機會使用到教室內新的置物櫃。
國小學童書包過重,一直招致各界批評,教育部規畫「國民小學購置低年級教室置物櫃實施計畫」,將分年級逐年改善各縣市公立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室的設備。這項計畫的預算將以專款專用、部分補助與績優獎勵為原則辦理。
教育部國教司副司長鄭來長說明,這項補助計畫,將先以國小一年級開始做,第1年希望在今年8月暑假結束前,各縣市即做好低年級學生教室的置物櫃。國教司指出,年級愈低,學生書包重量合格率相對較低,教育部才會以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室為優先改善對象。
鄭來長說,會視學校學生數、班級人數等來分配補助預算,已設有置物櫃的教室就不必重複,同時各縣市的補助優先順序,先從偏遠學校或市區學校做起,由各縣市自行決定。
至於設置置物櫃的原則,教育部還要再開會研商,再請各縣市教育局依據大原則辦理。
不過,鄭來長表示,書包減重不能只靠設置置物櫃,學生自己也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例如每天要整理書包,不需要用的課本、文具等,不用每天帶到學校。教育部將請各縣市政府,督導學校利用學校日、親職教育、親師懇談等機會與家長溝通與建議,請父母要幫忙檢查書包,並鼓勵學生多利用教室置物櫃。
有的學生因為放學後還要上安親班,書包外還要加上安親班的作業,鄭來長說,不少學校都已開辦課後照顧班,參加學校的課後班也是減輕學童負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