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彰化文德宮每年都會舉行「白沙坑迎燈排」活動,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今年因配合防疫規範延後舉辦,日前在廟方人員擲筊後獲主神福德老爺指示,確定於二十五至二十七日恢復辦理燈排遶境,藉此傳承文化信仰。「燈排」是由一連串燈籠製成,每座燈籠上會寫燈主姓氏,因而又稱為「字姓燈」,從外型來看就像是艘小船,相當特別。
「白沙坑迎燈排」是全台獨有宗教儀式,因此每年都吸引民眾從各地共襄盛舉。文德宮表示,迎燈排歷史可追溯自清朝年間,相傳有位官員在陪同皇帝欣賞花燈時,突然感觸良多,心疼遠在家鄉的親人沒機會賞燈,因而萌生辭官念頭,盼能回鄉陪伴長輩,皇帝得知他孝心後大受感動,因而下旨准許白沙坑在元宵節期間舉辦迎燈活動。
白沙坑迎燈排是歷史最悠久的元宵迎花燈活動,燈排遶境被彰化縣府登錄為無形資產。主辦單位表示,為期三天的迎燈排活動,將分別遶境花壇文德村、白沙村及長沙村,屆時將由民眾扛著燈排開始遶境,廟方二十七日晚間舉辦點燈祈福啟動儀式,以誠心祈求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