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O「吹彈得魄」音樂會 半音笛簫演奏金庸《絕世神功組曲》

曹麗蕙 |2022.02.22
1664觀看次
字級
台灣國樂團《吹彈得魄》音樂會今天在排練記者會上,由笛演奏家張君豪、簫演奏家陳靜演出《絕世神功組曲》片段。圖/台灣國樂團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國樂團(NCO)將於2月26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辦「吹彈得魄」音樂會,全場曲目皆為全新委託創作的世界首演,音樂總監江靖波今(22)在記會上表示,「這次演奏的曲子和過往國樂有很大的不同,跳脫傳統作曲的窠臼與公式,展現了吹管與彈撥樂器的豐富語彙。」而笛子大師陳中申也首度為他新研發的半音笛與半音簫打造音樂武林—《絕世神功組曲》,當中三首曲目皆以金庸小說中的絕頂武功《九陰真經》、《九陽神功》、《玉女心經》命名與創作,相當耳目一新。

江靖波表示,包括電影編劇、流行歌曲都有一些公式,國樂其實也有,但這次委託作曲家創作時,特別請求他們要完全跳脫傳統作曲的窠臼與公式,並請作曲家溯源,回到民族樂器本身豐富的語法去找出靈感實驗,因此創作出的曲目有別於大家熟悉的國樂。

「另外,我們也希望作曲家們能挖掘樂團當中的灰姑娘」江靖波說,有些樂器平常不是那麼被大眾所看見,卻在國樂中相當重要,「例如高音笙過往常擔任主角,但中音笙、低音笙的角色卻不是那麼清楚,但在青年作曲家王乙聿《三笙有幸》曲目中,就以三個樂器作為一個團隊組合,展現非常精彩的對話和表現力。」

《三笙有幸》由高音笙演奏家陳麒米、中音笙演奏家徐翠芳、低音笙演奏家蘇息玄擔綱獨奏。圖/台灣國樂團提供

讓樂迷期待的是,這次演出中將會聽到陳中申研發的半音笛和半音簫世界首演。陳中申表示,半音笛和半音簫已獲得台灣和中國大陸十年的專利權,特點是保留傳統笛子的韻味,又能表現出傳統笛子做不到的半音,可以在二十四調中自由進出,音域更寬廣,他笑說:「這場音樂會是兩種樂器首度在江湖上現身,就像倚天劍和屠龍刀首次在華山論劍上出現。」

因此,陳中申也特地以金庸小說中的絕世武功為概念,為這兩首樂器寫了《絕世神功組曲》,有陰柔的簫協奏《九陰真經》、陽剛的大G半音笛協奏《九陽神功》,而《玉女心經》在書中是楊過和小龍女一男一女使劍,所以特別打造由演奏家張君豪、陳靜共譜的半音笛和半音簫雙協奏曲。

台灣國樂團表示,除了《三笙有幸》、《絕世神功組曲》,音樂會中還有旅美作曲家李元貞《旋想曲》展現彈撥樂器清雅澄澈的純淨音色之美;劉寶琇及姚碧青兩位演奏家,也將以柳琴及三弦擔綱獨奏,精彩呈現作曲家高平《掌上風波》;作曲家盧亮輝也譜寫了《族韻藏臆》,打造次中音嗩吶成為盛會巨星,由器樂大賽2014嗩吶好聲音第一名得主曾榆尹擔綱獨奏。

次中音嗩吶演奏家曾榆尹在記者會上演出《族韻藏臆》片段。圖/台灣國樂團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