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7成人口盼禁用一次性塑膠 開發中國家最支持

 |2022.02.22
910觀看次
字級
民調顯示,全球有75%人口希望儘快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以遏制日益惡化的塑膠汙染。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易普索集團(Ipsos)今(22)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全球有3/4受訪者希望儘快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與此同時,聯合國會員國正準備就一項全球性條約展開磋商,以遏制日益惡化的塑膠汙染。

根據易普索集團對28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萬人的調查結果,自2019年來,呼籲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受訪者比例從71%上升至75%;傾向使用較少塑膠包裝產品者的比例則從75%上升到82%。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本月28日將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全球減塑會議,多國代表將尋求推動制訂雄心勃勃的限塑條約,這項協議被譽為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以來的最重要環境協議。環保運動人士說,這項民調結果向與會政府傳遞了明確的訊息。

圖/Unsplash

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總幹事藍柏堤尼(Marco Lambertini)說:「全球受訪者已經明確表達了他們的觀點。各國政府現在有責任和機會採納一項全球限塑條約,這樣我們就能解決塑膠汙染問題。」

近90%受訪者表示,他們支持制訂條約,但這類協議是否將側重於資源回收或採取較激進的措施,比如限制一次性塑膠製品的生產和使用,仍有待觀察。

路透上周報導,大型石化業者正在擬訂策略,企圖說服與會者拒絕任何限制生產塑膠製品的協議;塑膠是由石油和天然氣製成,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圖/Unsplash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本月發布的研究報告,假如聯合國無法就遏止塑膠汙染的協議達成共識,未來數十年將出現廣泛的生態破壞,讓一些海洋物種面臨絕種風險,並破壞珊瑚礁和紅樹林等敏感生態系統。

敲定任何條約可能都須耗費至少兩年,但無論在2月28日至3月2日的奈洛比會議取得何種共識,都是達成任何協議的關鍵要素。

根據調查,最支持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是哥倫比亞、墨西哥和印度等開發中國家,這些開發中國家在塑膠垃圾危機中首當其衝。

易普索民調也顯示,全球85%受訪者希望製造商和零售商負責減少、重複使用和回收塑膠包裝,高於先前調查的8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