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發行蔬食季刊 分享年輕人觀點

李祖翔 |2022.02.21
1436觀看次
字級
灃食基金會發行蔬食季刊,公開電子文章與專訪,圖為醜蔬果也能變美味濃湯與鮮蔬PIZZA。圖/灃食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吃蔬食可以讓環境永續。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以永續角度鼓勵民眾培養重複使用、惜物愛物等習慣,也特別發行《灃食‧客》蔬食季刊,幫助消費時做出更好的選擇。

「面對日漸惡化的環境,我們可以多做一點什麼?」在最新一期《灃食‧客》中,引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021年的報告,指出每天選擇的三餐內容,可能影響地球存亡。

報告表示,若人類活動中能減少「甲烷」,可以讓地球「降溫」,而製造甲烷的40%來源是農業,其中32%是畜牧業,為了產出更多的肉蛋奶製品,必須飼養更多牲畜與種植更多作物,並砍伐更多林木提供使用。

因此國際組織呼籲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多吃蔬果種子、全榖雜糧及豆類食物,能比少開車減少更多碳排放。

季刊也分享西方國家盛行的「無包裝商店」,分享如何透過自備容器購買五穀雜糧、清潔劑,實行減塑生活,並介紹如何將「醜蔬果」吃出視覺與味覺的好滋味。

此外基金會專訪了由葷食餐廳改為蔬食、以豐富色彩促進食慾廣獲好評的台東「舒食男孩」,和因為愛動物而吃素、以市集音樂表演形式倡議蔬食的「草獸派對」創辦人Sidney,讓讀者認識年輕人吃蔬食的不同觀念。

特別的是,有人問Sidney,台灣吃蔬食的消費比較高?她反認為台灣人還處在「以價格看東西」的狀態,她用速食店一包才5元的番茄醬為例,與真正番茄打成的醬汁,成本必然有差距,但消費時如果不多想「為什麼這個便宜,那個貴?」一心只想便宜一點,很可能會吃到成分不那麼好的東西。

季刊電子全文可瀏覽: https://reurl.cc/RjvNx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