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堪為友】 無患子 古今妙用各不同

文/德禪 |2022.02.20
12364觀看次
字級
無患子樹的果序。圖/德禪
花序著生於樹梢。圖/德禪
無患子樹的羽狀複葉與圓錐花序。圖/德禪
果實轉趨成熟。圖/德禪
像一顆顆小乒乓球的無患子幼果。圖/德禪
乍看近似龍眼的果實。圖/德禪
樹型碩大的無患木。圖/德禪
無患子樹在冬天樹葉轉黃後凋萎。圖/德禪

文/德禪

無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為無患子科無患子屬的落葉喬木,翻開中國古籍原典,它很早就出現在筆墨行間。

古載木槵子

《山海經‧中山經》第五卷記載:「……又東北五十里曰祑之山,其上多松、柏、機、桓。」東晉郭璞筆下注釋的《山海經》提到:「,音彫。」又說:「……桓葉似柳,皮黃不措,子似楝,著酒中飲之,辟惡氣,浣衣去垢。核堅,正黑,可以間香纓,一名栝樓也。」桓,就是無患子的古名,還稱為「木患子」、「木槵子」。

西晉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第八》提到:「拾櫨木,一名無患者,昔有神巫,名曰寶眊,能符劾百鬼,得鬼則以此為棒殺之。世人相傳以此木為眾鬼所畏,競取為器用,以卻厭邪鬼,故號曰無患也。」這裡可見無患子名稱由來。

中國大陸長江流域的環境,菩提樹無法存活,無患子樹常被種植在佛寺,用以替代菩提樹,種子製作成念珠,稱為菩提子。東晉《佛說木槵子經》中就有一段描述佛陀告訴波流離王:

「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漸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八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桓,永斷煩惱根,或無上果。」

不同時代各有其名。到了唐代段成式撰《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下》第十卷:「無患木,燒之極香,辟惡氣,一名噤婁,一名桓。」至宋代寇宗奭撰《本草衍義》第十五卷時:「無患木,今釋子取以為念珠,出佛經。惟取紫紅色小者佳,今入藥絕少,西洛亦有之。」明代李時珍撰《本草綱目‧木之二》:「無患木,釋名,桓、木患子、噤婁、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見愁。」並在其《集解》中引述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無患子,高山大樹也,子黑如漆珠。」

今稱黃目子

無患子樹型壯碩,株高可達15公尺,樹皮黃褐色,平滑,多分枝。秋冬時,樹葉轉為鮮黃色,然後凋落。

小花多數,呈圓錐花序,頂生或枝端葉腋,花序軸長,披淡褐色柔毛,小花柄短而被毛。幼果綠色,成熟時會轉為黃色或橙褐色,果皮縮皺。果實的基部,花盤和未發育的子房宿存;有黑色球形種子1枚,堅硬。熟透的果實,從外部就可以看到種子,長得像眼珠,因而在台灣也稱「黃目子」。它的果皮富含皂素,被拿來當作清潔劑,天然又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