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國 突顯監製角色的推手

文/李紀庭 |2022.02.19
1687觀看次
字級
導演工作雖然辛苦,卻是一生最愛。圖/余偉國提供
余偉國(右)和香港影視圈要人鄒文懷合照。圖/余偉國提供
2021年首次擔任網路電影《全城風暴》的監製。圖/余偉國提供
余偉國(左)執導《再說一次我愛你》的工作照。圖/余偉國提供
兩岸三地當空中飛人,只為發掘優秀後進。圖/余偉國提供
余偉國(立者右1)、劉德華(立者左1)一生合作無間。圖/余偉國提供

文/李紀庭

50年前,一對當時才12歲的哥兒們,在學校話劇社相遇,各自是不同演出隊伍的男1號。下了舞台,兩人時常相約在茶室飲冰,一起偷看漂亮女生,也互相欣賞對方在話劇社的表現。

當時,兩個小戲迷,經常扮演熱愛的《上海灘》劇中的角色,邊玩耍邊鍛練演技,卻不知道日後,兩人在人生路上,始終相扶相伴、分進合擊,成為牽動兩岸三地電影新契機的關鍵人物,更是電影圈眾多不滅燈火裡,閃閃發亮的明燈。

受好友影響棄學從影

這兩個男生,其中一人是劉德華,至今參演超過140部電影,是華人圈裡無人不知、眾人敬重的明星;另一個,就是本文要介紹的電影導演、亞洲最佳監製余偉國。

中學畢業後,余偉國進入香港理工大學預備班,學習建築成本估算,有一天正埋首處理一個建築案的經費時,電話鈴聲突然響了。電話那頭,正是一出道即迅速走紅於電視圈、TVB無線5虎中最亮眼的劉德華。

當時,劉德華因為想約其他4虎共同進軍影壇,拒絕接受電視台提出長期如賣身契的經紀合約,而被電視公司封殺400多天,所幸後來因此夠堅持,終於爭取到了出演電影的權利。

進電影圈從基層做起

轉往電影圈發展的劉德華,非常有事業心,其努力拚搏的精神,在娛樂圈幾乎無人出其右。但此時,劉德華其實已開始動腦筋,想的不光是自己登上影壇票房寶座,而是邀請昔日好友一起共築電影王國,打造人才輩出、繁華昌盛的影視榮景。

這通電話,喚醒了余偉國在學生時代話劇社的戲骨劇魂,決定棄學從影,從電影場記開始,瞭解分鏡、觀察演出現場工作……歷經香港電影功夫片時代、愛情文藝片時代,在演出、掌鏡的幕前幕後工作中,余偉國如海棉般吸取養分、鍛鍊自己,也為日後的壯大電影產業預作準備。

培植後進也走向國際

1990年,余偉國和劉德華共同創立天幕電影製作公司,1996年起,余偉國執導由劉德華、關之琳主演的《大話情人》等片;2000年成立拾月堂,陸續協助《蝙蝠俠》等十多部歐美、韓國電影,在香港、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拍攝工作……

2002年兩人再成立映藝娛樂,由余偉國擔任營運總監;2005年,余國偉拍完感人熱淚的愛情電影《再說一次我愛你》後,決定放下導演筒,開始和劉德華合作啟動培養人才的「亞洲新星導電影計畫」。

相信有一天終會成功

此計畫由劉德華出資1億元台幣,扶植6位新秀導演,包括台灣李芸嬋拍《人魚朵朵》、香港林子聰拍《得閑飲茶》、寧浩拍《瘋狂的石頭》、馬來西亞何宇恆拍《太陽雨》、新加坡唐永健拍《愛情故事》、香港李公樂拍《Over the Rainbow》等,結果獲得空前成功,影片評價及票房雙贏,讓劉德華和余偉國逐漸成為亞洲電影產業的領軍人物。

余偉國說,他和劉德華從青春期的滿腔熱血,到初入娛樂圈的翻滾摔爬,度過事業的興衰與轉換,一起拍電影,一起掙錢,一起捱苦,兩人始終相信:「昨天不會,今天做不到,明天雖然也做不到,但下個月一定會做到……」,他們不僅成為演員、導演,也成為佼佼的事業經營者,帶出一批批後繼新秀,所合作的影片也在威尼斯影展、莫斯科電影節、釜山電影節……相繼得獎。

年過半百再圓導演夢

如今,余偉國在香港、台灣、北京等不同城市,主要工作是看選劇本、指導後進、與資金方周旋、引進新的電影後製方法……但他最熱愛的,依然是「導演」工作。「為了經營電影事業,有15年沒拍戲了,這是我年過半百後最掛念的夢想……」

去年,余偉國重新定位自己為個人生命的「新星導」,復出執導電影《虎嘯關嶺》,希望透過熱愛的電影,再度說故事、創造視覺藝術,拍出更多被人忽視而有內涵的作品,提醒每個人是自己生命圓夢的主宰。



新星導 帶動電影潮流

經歷電影產業各種時代的興衰轉變,也看過亞洲各地電影圈的起落,余偉國深深覺得,電影工業若要蓬勃發展,一定要有更多的新血進入電影行業,他也決定把「提拔後進」,作為在電影圈最重要的職務。

他和劉德華共同啟動的「亞洲新星導計畫」,第一期在全亞洲選出6位潛力十足的「新星導」,不論出身與經歷,憑著面談和直覺,資助他們拍攝電影,一圓電影夢,也藉由老手帶新手,磨鍊這些「新星導」更成熟的拍電影手法。

當時參與這項計畫的新星導演,彷彿就像天上掉下一份意外大禮物,不用靠關係及背景,就能進入電影圈。這批導演原本即擅長非主流的地下電影,主題全是年輕人關心的議題,呈現的作品風格充滿年輕的活力,帶動新一波電影潮流。

這項計畫所發掘的新秀導演中,最傑出的便是寧浩。而寧浩執導的《瘋狂的石頭》,不但榮獲第43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後來他拍攝的《瘋狂的賽車》,票房耀眼亮麗,成為第4位邁入「票房破億元俱樂部」的中國導演。

寧浩至今難忘余偉國對他的提攜,在金馬獎獲獎時,也承襲對新秀導演的支持使命,他說:「有責任讓更多更優秀的青年導演和創作力量,幫助他們為電影事業做貢獻」,這讓電影圈產生了無比的生命力,善意的提攜,創造生生不息的創新。



電影監製是成敗關鍵

過去的電影產業,在產製影片的過程中,始終欠缺稽核與精算能力,常常會在拍片過程中不斷追加預算,甚至暫停拍攝尋找資金,或因此被迫腰斬放棄拍攝計畫。「電影監製是一個無比重要的職務,可惜過去沒有人重視過這個角色。」

余偉國暫時放下導演工作後,將自己在建築系中所學習到的成本估算方法,帶入電影製作中,不但能精準拿捏成本,也能預估投資報酬率,既能保持影片水準,更能減少影片爛尾,因而使他被譽為亞洲最傑出的監製之一,間接影響了亞洲各國的電影製片水準。

余偉國表示,監製是近期電影圈產生的特有職位,是藝術和資金的協調者。簡言之,他負責找投資者(製片人),也代表出資者負責監督整個拍攝團隊的支出總預算。

在電影製作過程中,監製有很大的權力,也參與導演及編劇的創作、劇本和影片後製,並協助安排所有開拍前中後期的重要事程。他所做的決定,往往直接影響到影片的品質,可以說是整部電影成敗的關鍵人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