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遭遇五十年來最嚴重的雪災,官方應變不足、救災無方,尤其是雪災最嚴重區域在山區多的長江流域,物流運輸更形困難,使災害日益擴大。
中共政府對處理這次天然災害束手無策,顯示大陸改革開放後,雖然造就經濟上傲人成績,卻從政府到民間,未對異常天然災害建立防災設計和因應方案的觀念,也欠缺緊急災難救援系統和復原機制,這點值得台灣警惕。
台灣雖不會遭雪災,但政府對天然災害須預先設置應變機制,筆者以日本緊急應變經驗與措施為例,提供參考。
日本的緊急救援措施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工作首先是全力建構災區內外的緊急運輸網,以確保救援與復建物資能迅速運達災區;其次,迅速在災區建立醫療救護與公共衛生,除設置災害避難所救護中心,並啟動災區巡迴診療體制,除運送預備充足的醫療藥品與器材外,派遣醫師、護士深入災區,搶救受傷的災民,並維護公共衛生,不使傳染病擴散;再來是建立救援災區的收容所、食品及飲水供應體制。
在災區緊急狀況解除後的復健工作是第二階段工作,主要以扶助並恢復災區經濟、金融與文化教育活動為主,具體作法是,首先儘早鑑定災損狀況,各級政府緊急籌措、撥付災區住民或受災者救濟經費,迅速推展復建工作;其次,對災區災戶依受災程度,實施補助與無息融資措施,以維生計;第三,復原災區內教育文化活動,免除災區學生的學費,並設置學生生活緊急救助金,協助災區學童盡速復學。
這次大陸嚴重雪災給我們的啟示,除了必須建置緊急救援措施外,人類對天然資源和環境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已引起大自然無情的反撲,而且這只是一個警訊,未來異常或極端氣候所發生的天然災害,將更為頻繁。其衝擊之大,將是人類所無法想像的。
因此,政府除了要做好對天然災害的因應機制外,民眾也應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唯有人人盡心盡力維護自然環境,才是延續人類生存之道。
黃有志(高雄市
/高師大通識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