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人所提出的半蹲功法,可預防、治療感冒,經媒體報導,由於新奇與實用,有些人來電詢問箇中道理,因此,再進一步說明。
不論是感冒或是流感等病邪,中醫皆視之為外邪。主要從兩大角度來處理:一是扶正、另一是祛邪。扶正;簡單說,即是調理體質、增加身體抗病能力。祛邪;即是祛除外邪,或減輕或阻斷病邪對人體的傷害。中醫師會從時間氣候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各人體質不同、所罹患外感病不同、疾病證候、症狀不同,更會依外感病的病程、病勢輕重的不同,分析後決定處理方式,或食療、或氣功治療、或藥物、或針灸推拿等方法治療。
在中醫「治未病」(還未生病之前的預防)的觀念中,更有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的法則。所謂氣補,則是練功也。多數人皆不知站樁功法的依據為何,以下做為解說:
一、功效:補腎功法、強身健體、增強抗病能力,進而有預防、治療外感的功效。
二、動作要領:雙腳與肩同寬、脊椎挺直、下巴微縮、舌頂上顎、雙膝蓋向前微彎、雙手自然下垂或雙手虎口交叉,手心內向合抱下丹田、雙眼微閉、調勻呼吸;年老無法久站者,可以端坐椅子上,脊椎挺直、下巴微縮、舌頂上顎、雙手自然下垂或雙手虎口交叉,手心內向合抱下丹田、雙眼微閉、調勻呼吸。
三、心法:眼觀鼻、鼻觀心、氣灌下丹田(腎氣足、則衛氣足)。
四、中醫理論依據: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有言,「衛氣出下焦」,中醫將身體大部分防禦功能歸於腎,故身體衛外抗邪的功能(部分免疫防禦病原體的作用),是與腎有關。所以,衛氣不固,則容易受到外邪入侵。因為半蹲可以氣灌下丹田,進而增加腎氣,增加衛外之氣,提高身體抵抗外邪;半蹲久了,亦會稍稍流汗,可將外邪驅趕出來,所以,有治療感冒的效果。練久了,更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例如降血壓、舒緩情緒、集中精神、幫助睡眠等。
另外,提供抗流感中藥供參考:
治療流感常用的中藥草包括大青葉、板藍根、貫眾、金銀花、魚腥草,這些是屬於祛邪用藥,中醫師會依個人體質不同、病程長短不同、病勢輕重不同等,藥材選用及用量比例當然會不同。另外,扶正部分是否需要用藥、或用什麼藥,當然要找您信任中醫師為您開立才能吃對、不傷身而能祛病。

圖說:魚腥草(12-2點鐘方位)、大青葉(3-4點鐘方位)、貫眾(5-7點鐘方位)、生甘草(7-9點鐘方位)、板藍根(9-12點鐘方位)、金銀花(中央)。
(本文作者為中醫學碩士、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