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社大聯盟 鄰距離樂學

 |2008.01.30
86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于定宣、心謙大樹報導】秉持「寺院學校化」的理念,佛光山在短短四年中,從北台灣到南台灣分別成立了台北人間大學、苗栗大明社大、台中光大社大、彰化市社大、嘉義博愛社大、台南人間大學以及高雄人間大學等提供終身學習的場域
;各社大更屢獲教育局辦學特優的褒揚。

佛光山社大聯盟在「鄰距離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的目標下,二十五至二十七日聯合舉辦樂學生活聯誼會,帶五百學員回佛光山做「返校日」活動,藉此活動促進各社大師生交流,分享學習經驗。 (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攝)

星雲大師為學員開示時,除了闡明正確佛教觀外,也提到寺院不應局限宗教慈善的角色,更應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功能,並做為心靈教化的補給站。人間大學校長慈容法師主講「成功老化的秘訣—終身學習」時,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之餘,也說明教育既非立竿見影的工作,學習也不只是在教室,也不是屬於年輕人的專利,期勉大家都能維持「學習」的習慣。

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主持「樂學無礙」主題論壇,人間大學教務長覺軒法師、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朱學恆,針對終身學習新觀念、自學教育新平台,以及樂學與生活等主題作經驗交流。

主辦單位也藉著動態的「樂學人間」活動與靜態的成果展,讓各社大展現學習成果,並彼此觀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