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二月初剛過完新年,過年期間,你有沒有跟親朋好友相聚、出遊呢?「正月初一頭一天,家家戶戶過新年,大街小巷懸燈彩,炮竹響連天。七個隆咚鏘咚鏘,炮竹響連天。」這耳熟能詳的歡樂過年歌,聽了令人喜悅不已呀!
圖/沛蓁
文/涼兒(惠茹)
玉座臨新歲,朝盈萬國人。
火連雙闕曉,仗列五門春。
瑞雪銷鴛瓦,祥光在日輪。
天顏不敢視,稱賀拜空頻。
小朋友們,二月初剛過完新年,過年期間,你有沒有跟親朋好友相聚、出遊呢?「正月初一頭一天,家家戶戶過新年,大街小巷懸燈彩,炮竹響連天。七個隆咚鏘咚鏘,炮竹響連天。」這耳熟能詳的歡樂過年歌,聽了令人喜悅不已呀!
有同學問,為什麼要祝賀過年呢?據說,古時候有一種凶猛的怪獸,叫做「年」。年獸十分害怕紅色、亮光及響炮,人們掌握年獸的弱點,每到年末歲首,就會貼紅聯、放鞭炮、點火把,希望能嚇跑年獸。到了大年初一,親朋好友彼此慶賀,恭喜大家沒有受到「年」的傷害,成功的「過年」。這就是過年的由來唷!今天,我們要介紹與熱鬧的過年氛圍相關的詩作,是唐代詩人厲玄的作品〈元日觀朝〉。
本詩第一、二句「玉座臨新歲,朝盈萬國人」,帝王的御座照映新年,寫出朝廷裡溢滿成千上萬的人,一同慶祝新年的景象。此兩句以「新」、「盈」兩字,增添新年的新氣象,「朝盈萬國人」則點出元日觀朝時,千萬人聚集,人潮滿盈的熱鬧情景。
第三、四句「火連雙闕曉,仗列五門春」,此兩句呈現唐朝官員朝賀新年的習俗。根據南宋計有功編纂的《唐詩紀事》,唐朝的文武百官身穿華服,「以樺燭百炬擁馬,方布象城」祝賀新年,而長安城也因火炬滿布,上百支火炬閃耀街陌,故稱為「火城」。本句指的正是在破曉時分,唐朝文武百官從帝王居處,手持火炬向百姓賀歲的畫面。握拿火炬的隊伍排列有序,如帝王出巡的規格,增添新春氣象。
前四句,詩人以「玉座」、「萬國人」、「雙闕」、「五門」等詞,營造唐代朝廷的達官顯要們,在新年時氣勢恢宏慶賀新年的熱鬧場面。第五、六句「瑞雪銷鴛瓦,祥光在日輪」,瑞雪停歇的新春,雪已消融,可見鴛鴦般成對的瓦,太陽閃耀著祥瑞的光芒。以「瑞雪」、「祥光」暗指豐年的預兆以及祥瑞的新氣象。此兩句,詩人巧妙以景色傳達新春好兆頭,亦暗指此時唐朝政局穩定,百姓和樂。
第七、八句「天顏不敢視,稱賀拜空頻」,天子的容顏不敢直接對視,百姓面對廣闊的天地,與朋友相互拜年,頻頻賀新春。以「天顏」表現出百姓敬畏天子的權威;「稱賀」兩字代表百姓彼此慶賀迎新年,熱鬧非凡的場面。後四句中,「瑞雪」、「祥光」、「稱賀」呈現祥光瑞氣,慶賀場面歡快!
小朋友們,古代的新春活動人多熱鬧,相互慶賀,溫暖了彼此,是不是也讓你感受到迎好年的氣息呢?今年不管如何過新春,疫情過後,相信未來會比現在更好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