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春節 別讓健康拉警報

◎慕容蓮 |2008.01.27
563觀看次
字級

農曆春節即將來到,很多人不自覺的,逐漸把平常繃緊的心,暫時拋在一旁,開始準備辦年貨,或是留意吃喝玩樂相關訊息,打算放鬆一下。

但不少醫師在年前特別提醒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腎病或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當與家人共度歡樂春節時,在熱鬧與喜悅的氣氛中,可別因為一時疏忽,加上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讓原本潛藏的疾病變本加厲,過完年後還得趕緊向醫院報到!

首先,慢性病患者容易因春節期間「吃藥不吉利」的錯誤觀念,不規律服藥,而引起高血壓、高血糖、中風、心肌梗塞、氣喘、精神病等疾病急性發作。其實,春節前一周,慢性病人就應該備好足夠的藥量,放假期間也要按時服藥,不暴飲暴食,並遵醫囑盡量維持正常的作息,才能常保安康。

以下便是各種慢性疾病應注意的年節保養及預防重點:

高血壓

天冷血管收縮,會增加高血壓的機會。此外,臨床上常發現,有些人不知自己有高血壓,卻因春節期間溫度驟降而中風、心肌梗塞,需緊急送急診。

【預防之道】

春節期間應控制飲食,八分飽即可,少油、少糖、少鹽最健康。生活習慣上,不要與日常差太遠,盡量避免情緒波動。高血壓患者記得隨身配帶硝酸甘鹽急救藥物。

糖尿病、肝病

春節歡樂的氣氛容易讓人不忌口,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降劇烈。

【預防之道】

年假期間仍要持續監視血糖值,避免高糖、高脂、高熱量的飲食,以免血糖變動太劇烈。要留意看似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如粉絲是精緻澱粉,容易使血糖升高,糖尿病人不要吃太多。若為肝炎、慢性肝病患者,宜多攝取高蛋白食物,但千萬忌酒,且應充分休息。

心血管疾病及中風

冬季血液循環容易不順暢,若長時間打麻將或搭機、乘車,久坐不動容易造成下肢靜脈血栓,突然起身,破裂的血栓碎片,遇到彈性差的血管容易阻塞,嚴重的話會造成下半身癱瘓。血栓碎片隨血液循環,若阻塞腦血管,甚至會導致腦中風。

其次,若出外氣溫驟降,皮膚血管會收縮,血壓升高,也可能導致腦血管破裂。飲食部分,甲殼類和鴳鶉蛋、動物內臟及蛋黃等食物的膽固醇含量很高,脂肪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口徑縮小、硬化,日後就容易栓塞。

【預防之道】

預防中風首先要避免溫差過大,如從室內到室外,記得多加件衣服;洗澡後宜穿好衣服再出來。此外,不論是打麻將或搭機、乘車,同一個姿勢不要固定太久,一段時間就得站起來走動走動,以免血栓凝結。飲食上,高膽固醇及過鹹的食品要忌口,飲食以清淡為宜。

痛風

天冷時火鍋成了當紅料理,但應避免攝食動物性蛋白質及內臟、濃湯等含有高普林的飲食。此外,酒類易使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升高,沉澱在關節,引爆痛風危機。

【預防之道】

品嘗火鍋湯頭、吃動物性蛋白質、動物內臟或飲酒時都要節制,最好搭配新鮮蔬菜,以降低肉類攝取量。建議蔬菜還是綠色時就要撈起,否則維生素C、葉酸等養分容易被高溫破壞而流失。

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也是過年易發生的疾病。寒冬裡吃麻辣鍋,從賁門、幽門一路辣到肛門,就可能腸胃出血跑急診。

【預防之道】

平常有消化性潰瘍或慢性胃炎、胃酸過多者,盡量避免吃酸性、糯米類、辛辣、甜食,以及酒、咖啡、茶葉;有膽結石、膽囊炎或胰臟炎病史者,應避免高脂肪食物;容易脹氣或排氣頻繁者,麵包、豆類製品宜少吃。此外,應放鬆情緒、睡眠充足、飲食不過量、飯後多走動、保持生活正常、不通宵遊樂。

精神疾病

除了老字號的病患要注意按時服藥外,由於每逢佳節倍思親,有人因為家人無法團聚,造成心理壓力;也有些人想利用春節期間賭博翻本,反而散盡家財;某些騙局更在春節期間花樣百出,被騙者事後想不開而自殺等事件也層出不窮。

【預防之道】

凡事不要鑽牛角尖,心情鬱卒不妨找親友聊聊或出門散心,轉移注意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